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沐三薰  拼音:sān mù sān xūn
三次用香涂身,三次沐浴,以表待人的礼貌、诚意与尊重。宋。李清照 投内翰綦公崇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也作「三衅三沐」。
《漢語大詞典》:三沐三熏
见“三沐三薰”。
《國語辭典》:三沐三薰  拼音:sān mù sān xūn
三次用香涂身,三次沐浴,以表待人的礼貌、诚意与尊重。宋。李清照 投内翰綦公崇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也作「三衅三沐」。
《漢語大詞典》:精沐
犹清明。清察明审。韩非子·难三:“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 陈奇猷 集释:“《説文》:‘沐,濯髮也。’引申之则为洁、为明。精与清古通……‘知下明则见清沐’者,犹言知下明则见清明也。”参见“ 清明 ”。
分類:清明
《國語辭典》:清明  拼音:qīng míng
1.清澈明净。《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
4.声音清澈响亮。唐。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5.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漢語大詞典》:沐肿(沐腫)
传说中水怪名。史记·孔子世家“水之怪龙、罔象”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吴 韦昭 曰:“龙,神兽也,非常见,故曰怪。或云‘罔象,食人,一名沐肿’。”
《漢語大詞典》:沐雨梳风(沐雨梳風)
同“ 沐雨櫛风 ”。 明 刘基 《野田黄雀行》:“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 清 李渔 《风筝误·郊饯》:“一来为生灵待拯,二来为天语催征,因此上沐雨梳风晓夜行。”
《漢語大詞典》:沐骨
见“ 沐胥 ”。
《漢語大詞典》:沐胥
传说中的古 印度 国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 燕昭王 ﹞七年, 沐胥 之国来朝,则 申毒国 之一名也。”太平广记卷二八四《天毒国道人》作“沐骨”。按, 申毒国 指古 印度 。
分類:印度
《國語辭典》:沐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即猕猴。猴子学人戴上帽子,虽外表装扮得像人,却少了人的本质。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脱粗鄙本性。也用以讥讽人虚有其表,没有才能而窃据名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國語辭典》:沐猴衣冠  拼音:mù hóu yī guān
沐猴,即猕猴。猕猴学人穿衣戴帽,终究还是只猴子。讥讽徒具衣冠,却不脱粗鄙本性。《孤本元明杂剧。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韵府拾遗 队韵》:沐靧
礼记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注沐靧必进禨作乐盈气也
《漢語大詞典》:沐巾
洗发用的巾。仪礼·士丧礼:“沐巾一,浴巾二,皆用綌於笲。”
分類:洗发发用
《漢語大詞典》:沐礼(沐禮)
礼记·丧服四制:“父母之丧……三月而沐。”后以丧礼期间不沐,称做“沐礼”。清史稿·礼志十一:“ 孝贤皇后 丧仪,应遵祖制,百日后皇帝升殿,文武百官及外藩使臣朝服行礼如常仪。帝两月除沐礼,御门听政,羣臣朝服不掛珠,礼毕仍素服。”
分類:丧礼
《漢語大詞典》:沐露梳风(沐露梳風)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宋 王十朋 《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
《漢語大詞典》:沐露沾霜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篲公侯之室。”
《漢語大詞典》:沐猱
即沐猴。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出:“衣冠作市交,便是衣冠队沐猱;钱堆如眼脑,便是钱堆里饿殍。”参见“ 沐猴 ”。
分類:沐猴
《國語辭典》:沐猴  拼音:mù hóu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分類:沐猴猕猴
《漢語大詞典》:沐盆
盥洗盆。红楼梦第五五回:“茶房内早有三个丫头捧着三沐盆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又捧出沐盆并潄盂来。”
分類:盥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