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6,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汤浴
候汤
饮汤
汤禹
浴兰汤
汤官
热汤
汤婆
般若汤
汤诰
汤殿
汤罗
汤茗
赴汤火
汤问
《漢語大詞典》:汤浴(湯浴)
洗热水澡。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把婴儿剪结好脐带,洗过汤浴之后,就把婴儿交还给 阿艾 。”
分類:热水
《分类字锦》:候汤(候汤)
茶录: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故熟汤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饮汤(飲湯)
方言。饺子汤。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这时堂倌把水饺端来,并端来两碗饺子汤,在 开封 又叫做饮汤。”
分類:方言饺子
《漢語大詞典》:汤禹(湯禹)
大禹 。即 夏禹 , 夏 代开国之君。《楚辞·离骚》:“ 汤禹 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歷来诸家皆以为 殷汤 夏禹 。 寅 按古无倒称 汤 禹 之例……《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简文 注:‘汤,广大也。’重言曰汤汤,《诗·载驰》‘ 汶水 汤汤’,传:‘大貌。’则 汤禹 犹后言 大禹 也。”《楚辞·九章·怀沙》:“ 汤禹 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 大禹 也。”
《漢語大詞典》:浴兰汤(浴蘭湯)
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兰,香草也。”初学记卷十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庙方四丈,不墉,壁道广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浴兰汤’。”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二折:“教奴懒去浴兰汤,知难洗愁苦。”亦省作“ 浴兰 ”。 唐 李白 《沐浴子》:“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唐 元稹 《表夏》之十:“ 灵均 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骈字类编》:汤官(汤官)
宋书百官志:尚书郎入直,大官供食物,汤官供饼饵及五熟果实之属。
《漢語大詞典》:热汤(熱湯)
(1).沸水;热水。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孔颖达 疏:“日暴水於烂草田中,水热而沫沸,如热汤渍之也。”《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煑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你是必休将兀那热汤浇。”《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 陈 家老者,着两个僮僕,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2).指温泉。法苑珠林卷十二:“ 王舍城 北有热汤从地狱中来,初出甚热,后流至远处稍冷。”
(3).热的食物汤汁。儒林外史第十回:“那热汤溅了副末一脸,碗里的菜泼了一桌子。”
《漢語大詞典》:汤婆(湯婆)
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形壶,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 元 无名氏 东南纪闻卷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煖足,因目为汤婆。”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竹夫人汤婆子:“今人用铜锡器盛汤,置衾中煖脚,谓之汤婆子,或以对竹夫人。按,此名虽不经见,然 东坡 有致 杨君素 札云:送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然则此物亦起於 宋 ,并名当亦已有之。按, 范石湖 有脚婆诗,则是时并有脚婆之称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大半夜了, 愫妹妹 还下厨房拿水,给爹灌汤婆子呢。”
《國語辭典》:般若汤(般若湯)  拼音:bō rě tāng
古代破戒僧人对酒的隐语。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
分類:僧徒
《骈字类编》:汤诰(汤诰)
书序: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梁简文帝七励:葛伯不祀。虽闻汤诰,野叟力弱,未敢振衣。
《漢語大詞典》:汤殿(湯殿)
温泉浴室。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诗:“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至今汤殿水,呜咽县前流。”
分類:温泉浴
《漢語大詞典》:汤罗(湯羅)
犹 汤 网。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非止 汤 罗,岂知 尧 德?”参见“ 汤网 ”。
《國語辭典》:汤网(湯網)  拼音:tāng wǎng
比喻以宽大仁厚的态度对待罪人。参见「网开三面」条。唐。宣宗〈平党项德音〉:「大开汤网,已施去杀之仁。」
分類:宽大
《漢語大詞典》:汤茗(湯茗)
茶水。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日给太官常膳汤茗薪炭有差。”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当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 仲涵 设汤茗济之。”
分類:茶水
《漢語大詞典》:赴汤火(赴湯火)
见“ 赴汤蹈火 ”。
《國語辭典》:赴汤蹈火(赴湯蹈火)  拼音:fù tāng dào huǒ
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也作「赴蹈汤火」、「赴汤投火」、「赴汤跳火」、「蹈赴汤火」。
《骈字类编》:汤问(汤问)
列子: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 庄子:汤之问棘也是已。 刘向上列子叙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