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川泽纳污(川泽纳污)  拼音:chuān zé nà wū
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国语辞典》:污染物(污染物)  拼音:wū rǎn wù
导致环境污染的物质、生物或能量。可能危害生活环境或自然资源。
《国语辞典》:热污染(热污染)  拼音:rè wū rǎn
因发电厂、制造工厂或交通车辆等排放的废热,而致引起环境和生态改变的污染现象。
《国语辞典》:水污染(水污染)  拼音:shuǐ wū rǎn
因某种物质、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引起水质发生化学、细菌或生物性变化的现象。其污染源有工业废水、家庭污水、油井及船舶漏油、农药及肥料流失等。水污染不仅污染环境,也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漢語大詞典》:负重含污(負重含汙)
犹言忍辱负重。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藪。险趋人先,利居众后。”亦作“ 负重吞污 ”。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分類:严复
《漢語大詞典》:负重吞污(負重吞污)
见“ 负重含污 ”。
《漢語大詞典》:负重含污(負重含汙)
犹言忍辱负重。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藪。险趋人先,利居众后。”亦作“ 负重吞污 ”。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分類:严复
《漢語大詞典》:服污(服汙)
谓行不正不廉之事。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邇臣便辟不正廉,而羣臣服污矣。” 卢辩 注:“服,事也。污,滥也。”
《漢語大詞典》:羹污朝衣
指 汉 刘宽 妻试 宽 性情与气度的故事。后汉书·刘宽传:“夫人欲试 宽 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 宽 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
《漢語大詞典》:二次污染物
也称“次生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通常称“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演化而成的新污染物。往往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相遇而生成的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强十倍;发生光化学烟雾时,所产生的臭氧、甲醛和丙烯醛等二次污染物,对动植物和建筑材料有较大的危害。
《漢語大詞典》:放射性污染
由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主要污染物是核工业企业的排放物,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及自然界宇宙射线、放射性矿藏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
《分类字锦》:芳泽不污(芳泽不污)
高似孙 水仙花后赋 瑰容雅态,芳泽不污。
分类:水仙
《國語辭典》:含垢纳污(含垢納汙)  拼音:hán gòu nà wū
1.包含尘垢,容纳污物。如:「地毡容易含垢纳污,应该勤加清洗。」也作「纳垢藏污」、「藏垢纳污」、「藏污纳垢」。
2.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指国君有容忍耻辱的度量。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如:「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往往含垢纳污,成为罪犯渊薮。」也作「纳垢藏污」、「含垢藏疾」、「藏垢纳污」、「藏垢怀耻」、「藏污纳垢」。
《漢語大詞典》:含垢忍污
同“ 含垢忍耻 ”。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 牛 马 落交,却又因亲近 牛 马 ,得罪了三爷,岂不大失算吗?”参见“ 含垢 ”。
《國語辭典》:含垢  拼音:hán gòu
容忍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也作「含诟」。
《漢語大詞典》:含污忍垢(含汙忍垢)
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分类字锦》:不惜泥污(不惜泥污)
苏轼 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