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江潭
江水深处。《楚辞·九章·抽思》:“长瀨湍流,泝江潭兮。” 汉 扬雄 《解嘲》:“或倚 夷门 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留别》:“鱼纵江潭真窟宅,鹤飞松岭倍精神。”
江边。《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清 吴伟业 《橘灯》诗:“花开槐市枝枝大,霜满江潭树树金。”
《漢語大詞典》:随流(隨流)
(1).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
(2).随着江水流到之处。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3).顺应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國語辭典》:江口  拼音:jiāng kǒu
两条江河会流处。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寿梦许之,使世子诸樊为将,治兵于江口。」
《国语辞典》:江畔  拼音:jiāng pàn
江水边岸。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漢語大詞典》:江曲
江水曲折处。《宋书·谢晦传》:“齐轻舟於江曲,殄鋭敌其皆湮。” 唐 李涉 《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清 方朝 《碧落洞》诗:“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
《漢語大詞典》:江神
传说中的江水之神。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宋 杨万里 《仲冬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清泥》诗之三:“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
分類:江水水之
《漢語大詞典》:江隈
江水曲折处。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四:“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唐 刘禹锡 《浪淘沙》词之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漢語大詞典》:江练(江練)
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语本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唐 杜枚 《长安杂题长句》诗之三:“雨晴九陌铺江练,嵐嫩千峰叠海涛。” 宋 苏轼 《江月》诗之五:“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 宋 陈亮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词:“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明 刘基 《题〈烟波泛舟图〉》诗:“旧游忆鼓 湘湖 櫂,日净风微江练平。”
《漢語大詞典》:江势(江勢)
江水的流势。 唐 宋之问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 江 势阔,行嗟水流漫。” 唐 刘禹锡 《题招隐寺》诗:“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宋史·苏轼传:“今 三吴 多水,欲凿挽路、为千桥,以迅江势。” 元 黄溍 《八咏楼》诗:“秋阴垂野薄,江势抱城斜。”
分類:江水
《漢語大詞典》:倒峡(倒峽)
(1).谓江水倾峡而出。 宋 朱熹 《同子澄及诸僚友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得万字》:“散目山崔嵬,纵轡路脩蔓。凭栏快倒峡,躋壑困脱輓。”
(2).比喻文章气势磅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搆》:“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
《漢語大詞典》:净练
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国语辞典》:滨江(滨江)  拼音:bīn jiāng
江边,临近江水的地方。如:「滨江公园」。
《漢語大詞典》:曳练(曳練)
铺开的白绢。常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 巫山 高, 巫山 之高高不极,寒江西来曳练长。”
《國語辭典》:开江(開江)  拼音:kāi jiāng
1.船只开航。《水浒传》第四一回:「晁盖整点众人完备,都叫分投下船,开江便走。」
2.河川名。位于四川省,源出开江县东北,由山溪诸水汇聚而成。东入开县,会清江于云阳县界注入长江。也称为「临江」。
《國語辭典》:曳白  拼音:yì bái
考试时交白卷。语出《旧唐书。卷一一三。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漢語大詞典》:曳练(曳練)
铺开的白绢。常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 巫山 高, 巫山 之高高不极,寒江西来曳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