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0,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洪宝(字 汝时 号 月峰 )
刘若金(字 云密、用汝 号 蠡园逸叟 )
王远宜(字 汝致 )
吴竣(字 汝完 号 竹南 )
庄祖诲(字 汝格 号 星铭 )
苏进(字 汝才 号 健吾 )
陈调鼎(字 汝玉 号 铉五 )
万谷春(字 孟旸 号 汝水、拙庵 )
陈尧言(字 汝则 )
黄学元(字 汝一、铨熙 )
倪元璐(字 玉汝 号 鸿宝、园客 文正、文贞 )
周汝玑(字 柱衡 )
李柄(字 汝谦 号 明衡 )
万邦孚(字 汝永 号 瑞岩 )
其它辞典(续上)
柳楫(字 用汝 号 白石 )洪宝(字 汝时 号 月峰 )
刘若金(字 云密、用汝 号 蠡园逸叟 )
王远宜(字 汝致 )
吴竣(字 汝完 号 竹南 )
庄祖诲(字 汝格 号 星铭 )
苏进(字 汝才 号 健吾 )
陈调鼎(字 汝玉 号 铉五 )
万谷春(字 孟旸 号 汝水、拙庵 )
陈尧言(字 汝则 )
黄学元(字 汝一、铨熙 )
倪元璐(字 玉汝 号 鸿宝、园客 文正、文贞 )
周汝玑(字 柱衡 )
李柄(字 汝谦 号 明衡 )
万邦孚(字 汝永 号 瑞岩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文化人。字用汝。号白石。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汝时。自号月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6—1665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潜江人,字云密,自号蠡园逸叟。明天启五年进士,授县令,崇祯末官至刑部尚书。寻归隐。于书无所不读,尤精于医学。有《本草述》。维基
刘若金(1585年—1665年),字用汝,号云密,湖广承天府潜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刘若金是天启元年(1621年)湖广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平息盗贼有功,之后调任浦城,在当地平衡粮食,举发奸人;迁官南京吏部主事,外任淮海佥事。流寇横行,他训练士兵、选择将领,设堡防御,盗贼超过一年不敢入侵当地;他又疏通河流和水道,不久遭弹劾归乡。弘光帝继位,刘若金升任通政参议,很快以副都御史提督福建、广东沿海开垦、屯田、市舶、桥税、珠池,兼管海防军务,驻守福宁,商榷洋税时令士民罢市。隆武帝时,他与钟炌、刘安行同召任,升为兵部右侍郎,改任礼部左侍郎,再改任刑部,兼任左副都御史,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代周应期为刑部尚书,受赐「赞襄补兖」银章。福京沦亡后去世,时年八十一岁。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远宜(?—1626年),字汝致,顺天府霸州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授郓城县知县,擢工部主事,考选为广西道御史,四十四年巡盐河东。泰昌元年巡视光禄寺,天启二年六月升太仆寺少卿,三年四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四年正月升太常寺卿,六年卒,赠工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庄祖诲,字汝格,号星铭,四川成都后卫军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兄庄祖诰同举庚子科四川乡试,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大理寺右评事,三十四年升户部贵州司主事,三十六年升本部湖广司员外,三十七年升贵州司郎中,本年升河南府知府,四十二年补嘉兴知府,四十六年致仕。四十七年(1619年)起山东副使,降顺天府署印治中,天启三年闰十月顺天府库银被盗走二千二百余两,庄祖诲被夺俸三月。五年三月改云南管粮储道副使,七年(1627年)四月升浙江右参政,管粮。崇祯二年(1629年)升按察使,三年升浙江右布政,四年升本省左布政,本年升应天巡抚。
人物简介
维基
苏进,字汝才,号健吾,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河南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刑部观政,授陕西韩城县知县,两次任陕西乡试同考官,三十七年(1609年)丁忧,补山东长山县知县,四十年(1612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四年(1616年)升郎中,四十六年(1618年)升浙江宁台道副使,天启元年(1621年)升湖广右参政,三年(1623年)升江西按察使,五年(1625年)以举卓异,赐宴礼部,升广东右布政使,六年(1626年)升山西左布政使,崇祯元年(1628年)升光禄寺卿,三年(1630年)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调鼎,字汝玉,号铉五,应天府高淳县民籍。江西宜春知县陈九令之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督蓟州粮储,常俸之外,羡馀悉充军饷,且赈民饥寒。时魏阉方炽,鼎独耿介不阿,阉党失败,出为浙江金衢兵备道佥事,户部以蓟饷亏额,疑其监守自盗,遂坐事被逮,卒于京。
人物简介
维基
万谷春(16世纪—17世纪),字孟旸,号汝水、拙庵,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三十七都人。万谷春中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同年授吴县知县,以清廉自矢,亲自收足粮饷,又搜括义租币而不扰民,每年省下民间一千八百纶银,同时解决苇典匮铺役等弊政,并严惩部下窝访贪污,县民将其事迹勒入士民德政碑中。天启五年(1625年)升兵部主事,再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崇祯四年(1631年)出为浙江金衢道右参政,调四川西川道,升陕西关西道副使,管辖凤翔、平凉二府勤劳有功,孙传庭的荐疏有「复五城于残破,易风鹤为泽雁」等称赞他的句子,其后因事罢归。他个性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论事井井有条,教导学生有法。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尧言,字汝则,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明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天启辛酉、丁卯两次分较北闱,所得皆名士。天启二年(1622年)授行人,持节使赵楚二藩,馈遗悉无所受。崇祯朝擢南户科给事中,值南储告匮,京军十数万众噪正阳门,尧言以陵寝重地飞章奏请,得给各卫旗船漕米二十馀万石,六军欢呼。寻为忌者所中,出补陜西参议,至中途婴疾,乃缴敕归,卒。著有《留省焚馀》、《留垣谏草》。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学元,字汝一、一字铨熙,福建泉州府惠安县沈厝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广东廉州府灵山县知县,擢南京礼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出知四川顺庆府,甫三月,卒于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工书画。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崇祯初,疏攻魏忠贤遗党,为东林辨诬。进侍讲,复请毁《三朝要典》,遂焚其板。又上制实、制虚各八策。八年,累进国子祭酒,为温体仁所忌挤,落职。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虽勤于职事,而时势已去,亦无计可施。李自成克北京,自杀。谥文正,清谥文贞。有《鸿宝应本》、《儿易内外仪》、《倪文贞集》。维基
倪元璐(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书法家,进士出身。与黄道周、王铎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合称「晚明五大家」。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生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授庶吉士,四年任编修,五年册封德藩,给假养病。七年四月假满,五月江西主考。崇祯元年(1628年),升翰林院侍讲,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逐来宗道、杨景辰等阉党。历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右中允。崇祯四年(1631年)进右谕德,充日讲官,七年进右庶子。崇祯五年,元璐四次奏疏乞归,不准。曾说“吾平生不热爱官,不喜居要人牢笼之内。”崇祯八年(1635年)迁国子监祭酒。后被温体仁嫉妒,因而去官闲住。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新启用为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次年至京,面陈制敌机宜。五月,破格提拔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充任日讲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陷京师,倪元璐荡尽家产,募得数百死士,驰赴北京勤王。倪元璐入都时,强邀祝汤龄前往,但被婉绝。元璐得知崇祯殉国,“束带向阙,北谢天子,南谢太夫人”,复题案曰:“南部尚可为。死,吾分也。毋紟棺,以志吾痛,”当日自缢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汝玑(16世纪—17世纪),字柱衡,河南汝宁府商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万历丙辰进士,累官福建布政使。以拥立隆武帝之功,升左通政。福京陷落后归隐。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直隶池州府推官,廉洁有操守,多次平反冤狱,释放几百人。不久,迁福建道监察御史,和兄长周汝弼弹劾魏忠贤;外放陕西佥事,调任浙江,转河东参议,再调往淮扬,在当地疏通盐利。不久,转淮海副使,于苏家嘴筑堤三十里防止水灾,灌溉千顷农田;同时拘捕流寇邵飞黄、李龙山,击败攻击海州的海寇船只。历官武昌参政,因为平寇之功,授湖广左布政使,上奏免去未交赋税五十万,改任福建。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周汝玑偕同福建三司官员迎立隆武帝,以拥戴之功,升任左通政,呈上明太祖、明成祖御像,晋工部左侍郎,福京失守后归隐终老。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柄(16世纪—1632年),字汝谦,号明衡,山西大同府大同县人。李柄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顺天乡试第三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中书舍人,七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升为陕西道监察御史,管理节慎库一尘不染,上疏关于边务获称许。之后他巡按浙江,负责修筑海堤、加强防卫,崇祯四年任满后改往巡按云南,在任内去世,人们都为他可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汝永,号瑞岩。万达甫子。诸生。袭指挥使职。尝三领漕运,迁山东都司佥书。入卫京师。三大殿灾,从大司马率众救火,以湿絮被覆五凤楼,运水灌之,楼得全。后累迁至左军都督府佥事,镇福建。所在有功绩。天启末以疾归。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字汝永,号瑞岩,鹿园先生之孙也。少为诸生,不耑守一经。已袭爵指挥,凡三领漕,最有名。迁山东都司佥书,入卫,值三殿灾,公率三千人,夜从大司马救火。上命毁五凤楼,以保承运库,公曰:楼为国家象魏,不可撤,臣请并力卫库。乃令军士各持湿絮被覆屋,运水灌之,楼得并存。会援朝鲜,公出督龙江水师,守鸭绿江,通馈运。晋参将,守温处。闽盗诈称商入浙地杀掠,扬帆而去,莫可诘。公命分闽浙海界,商舶不得越境。闽商入浙,则乘浙舟,浙商入闽亦如之,遂著为令。再迁,以都督佥,事总福建兵。脩戚武庄遗法,壁垒一新。有外岛舟失风被获,当事欲骈诛报首功,公持不可,曰:借风涛之力以膏吾刃,吾不忍为也!所获三十五人,尽释之去。未几,闻有营求其地者,遂引疾归。里居十有九年,筑数椽櫔食,日与诸公觞咏为娱。卒年七十五。所著一枝轩稿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