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0,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蒲宗孟(字 传正 恭敏 )
汝孝
蒋之奇(字 颖叔 文穆 )
俞汝尚(字 仁廓、退翁 号 溪堂居士 )
王汝舟(字 公济 号 云溪翁 )
俞瑊(字 君玉、汝佩 )
陈汝义
陈汝奭
陈汝羲
彭汝砺(字 器资 )
陈汝熙
章汝贤
萧汝贤
方公衮(字 汝辅 )
其它辞典(续上)
庞汝弼蒲宗孟(字 传正 恭敏 )
汝孝
蒋之奇(字 颖叔 文穆 )
俞汝尚(字 仁廓、退翁 号 溪堂居士 )
王汝舟(字 公济 号 云溪翁 )
俞瑊(字 君玉、汝佩 )
陈汝义
陈汝奭
陈汝羲
彭汝砺(字 器资 )
陈汝熙
章汝贤
萧汝贤
方公衮(字 汝辅 )
人物简介
简介
至和二年(1055)任遂州知州。嘉祐三年(1058)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嘉祐四年(1059)任河北路提点刑狱公事,2月降知华州。嘉祐四年(1059)2月降知华州。嘉祐四年(1059)任华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1093 【介绍】: 宋阆州新井人,字传正。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神宗熙宁初,为著作佐郎。助吕惠卿制手实法,累迁知制诰。同修两朝国史,擢翰林学士。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丞,以荒于酒色及缮治府舍过制,罢知汝州,徙亳、杭、郓三州。因滥用酷刑被劾,夺职知虢州。后还职历知大名府。性奢侈,宴饮无度,为时议所贬。全宋诗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一○八三),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五年,复职知河中。七年,移知永兴军(同上书卷四七一),旋知大名府。以疾求河中,既至,卒,年六十六。谥恭敏(《挥麈录》后录卷五)。有文集、奏议七十卷(《宋史·艺文志》),并集宋齐以后钱塘诗三千馀首为三十卷(《乾道临安志》卷三),已佚。《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二十六首。全宋文·卷一六二九
蒲宗孟(一○二八——一○九三),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县西)人,师道子。皇祐五年第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熙宁三年,召试学士院,以为馆阁校勘、中书检正官,进集贤校理。七年,奉命察访荆湖两路,奏罢辰、沅役钱及湖南丁赋,助吕惠卿制手实法。九年,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知制诰。神宗称其史才,命同修仁、英两朝国史,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丞。次年罢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历知亳、杭、郓三州、河中府。御史劾其惨酷,夺职知虢州。后复职知河中、永兴、大名。元祐八年卒,年六十六,谥恭敏。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十卷。《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汝孝,嘉祐间普州(治今四川安岳)乡贡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104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颖叔。蒋堂从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诬劾欧阳修,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行新法,为福建转运判官,迁淮东转运副使,募流民修水利。累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长于理财,治漕运,以干练称,升发运使。哲宗时历知潭州、广州、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元符末,坐事责守汝州。徽宗立,除知枢密院事。崇宁初出知杭州,因议弃河、湟事夺职。卒谥文穆。有《三经集》等。全宋诗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英宗初,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倾侧反覆,贬监道州酒税。熙宁中,历江西、河北、陕西、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哲宗元祐初,进天章阁待制、知潭州,改广、瀛、熙州。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知开封府,进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符末,责守汝、庆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同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以疾告归。三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杂著百馀卷,已佚。今《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三径集》一卷,清光绪盛宣怀《春卿遗稿》中有辑本一卷。《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蒋之奇诗,以《春卿遗稿》辑本为第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其中已见《春卿遗稿》者删省)及新辑得散见各书之诗篇,合编为第二卷。全宋文·卷一七○五
蒋之奇(一○三一——一一○四),字颖叔,常州宜兴(今江苏宜兴)人,蒋堂侄。嘉祐二年进士,治平中擢监察御史。神宗立,转殿中侍御史,因劾欧阳修不实,贬监道州酒税。改监宣州税。熙宁中,为福建转运判官,历淮东、陕西等五路转运副使,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发运使。加直龙图阁。元祐中,累迁至宝文阁待制,历知潭、广、瀛、河中、熙等州府。绍圣中,召为中书舍人,改知开封府,进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坐事责守汝州、庆州。徽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拜同知枢密院,进知院事。崇宁元年,除观文殿学士、知杭州。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穆。著有文集百馀卷及《孟子解》、《老子解》等书。《宋史》卷三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晚号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举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神宗熙宁中知舒城县。哲宗元祐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东路转运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归。徽宗政和二年卒,年七十九。有《云溪文集》百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已佚。宋赵不悔《新安志》卷七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皇祐五年,才冠而登第。历知舒城县、南剑州、建州、虔州。哲宗擢为京东转运判官,终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而归。凡历官十七任,皆有治迹。晚号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书万馀卷。见《新安志》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三年(1066)任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治平四年(1067)任判三司都磨勘司。熙宁四年(1071)任南康军知军,3月知南康军。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元年(1068)任邵武军知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5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器资。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任幕职官。所著《诗义》为王安石见重,补国子直讲。为监察御史里行,陈时政十事。论不当以宦者主兵。历江西转运判官、京西提点刑狱。哲宗元祐为中书舍人。反对以“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落职知徐州。哲宗亲政,权吏部尚书。后知江州。有《鄱阳集》等。全宋诗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神宗熙宁初,召为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起居舍人,逾年迁中书舍人。以言事落职知徐州,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因刘贽事出知江州,绍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为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年五十四。著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卷),已佚。后人收辑遗诗为《鄱阳集》十二卷,编次多舛误重复。《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彭汝砺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周彦、高泽履刻《鄱阳诗集》(简称嘉庆本),傅增湘校清钞《鄱阳先生文集》(简称傅校)。参校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清曹庭栋辑《宋百家诗存》(简称诗存)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一九六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国子直讲、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改提点京西刑狱。元祐二年擢起居舍人,三年,迁中书舍人。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权吏部尚书。绍圣元年,降待制出知江州。绍圣二年正月卒,年五十四。著有《易义》、《诗义》。另有《鄱阳集》十二卷(存),皆诗。见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三一),《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元年(1068)任青州知州兼安抚使。熙宁五年(1072)任徐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六年(1070)任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人,字汝辅。方次彭从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曾以布衣被荐,条奏十事,曰教太子、举实才、奖清吏、擢恬退、禁鼓铸、严茶商、恤民困、宽州县、减丁钱、益户口。任诸王宫教授。与韩琦相善,尝录琦言行为《魏公遗事》。年未五十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