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00,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刘蒙叟(字 道民 )
王砺(字 汝坚 )
郭昭著(字 汝晦 )
焦守节(字 秉直、秉节 )
曹汝弼(字 梦得 号 松萝山人 )
张师德(字 尚贤 )
潘汝士
张汝士(字 尧夫 )
王汝能
席汝言(字 君从 )
向传范(字 仲模 惠节 )
李大临(字 才元 )
韩缜(字 玉汝 庄敏 )
吕希道(字 景纯 )
其它辞典(续上)
郭昭乾(字 汝端 )刘蒙叟(字 道民 )
王砺(字 汝坚 )
郭昭著(字 汝晦 )
焦守节(字 秉直、秉节 )
曹汝弼(字 梦得 号 松萝山人 )
张师德(字 尚贤 )
潘汝士
张汝士(字 尧夫 )
王汝能
席汝言(字 君从 )
向传范(字 仲模 惠节 )
李大临(字 才元 )
韩缜(字 玉汝 庄敏 )
吕希道(字 景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宁陵人,字道民。刘蒙正弟。太祖乾德五年进士第一。以荐拜监察御史,徙知济州,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直史馆,献《宋都赋》,改职方郎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有《五运甲子编年历》。全宋文·卷七九
刘蒙叟,字道民,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人,熙古子。好学,善属文,举乾德五年进士第一。历岳、宿二州推官,知济州。迁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户部盐铁判官,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迁都官郎中,直史馆。景德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著有《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宋史》卷二六三《刘熙古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许州长社人,字秉直,一作秉节。焦继勋子。初补左班殿直,迁閤门祗候。真宗咸平中,置江淮南、荆湖路兵马都监,首被选擢。攻施、夔州蛮,以大义谕其酋长,使之内附。还除閤门通事舍人,迁宫苑副使,奉使契丹。后历知襄、邓、汝州,迁四方馆使,以右神武大将军致仕。卒年七十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汝弼,字梦得,号松萝山人,休宁(今属安徽)人。隐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间与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隐逸传》。有《海宁集》,已佚。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26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字尚贤。张去华子。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耀州。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建言有逋负官物而被系,本非侵盗而无以自偿,愿特蠲之。真宗用其言。天禧二年擢右正言、知制诰,九年不迁。仁宗天圣四年以左谏议大夫罢职。孝谨有家法,不交权贵。有文集。全宋诗
张师德,字尚贤,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真宗大中祥符是年(一○一一)进士,通判耀州。累擢右正言、知制诰。出知颍州,迁刑部员外郎,判大理寺。仁宗天圣四年(一○二六)拜右谏议大夫,罢知制诰。九年不迁,卒于官,年四十九。有文集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三○六有传。全宋文·卷三二○
张师德(九七八——一○二六),字尚贤,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西)人。大中祥符四年真宗祀汾阴,献《汾阴大礼颂》于行在,是岁举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通判耀州。迁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校理、判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契丹、高丽使来,多以师德主之。天禧初,安抚淮南,改判司农寺。擢右正言、知制诰,判尚书刑部,出知颍州,判大理寺,知邓州,徙汝州,拜左谏议大夫,罢知制诰,卒,年四十九。有文集十卷。见《东轩笔录》卷一四、《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简介
乾兴元年(1022)任虔州知州,7月知虔州。乾兴元年(1022)任判三司盐铁勾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7—1033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字尧夫。历仕河南府推官、司录,为人静默,常坐府治事,尤尽心于狱讼。官至大理寺丞。工书,喜为诗。与欧阳修友善。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五年(1027)任信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6—? 【介绍】: 宋人,字君从。官终尚书司封郎中。神宗元丰五年,年七十七,与文彦博、富弼辈为洛阳耆英会,与彦博、程珦、司马旦等为同甲会,又与司马光兄弟、楚建中、王慎言诸人为真率会。全宋诗
席汝言(一○○六~?),字君从。曾官司封郎中。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为洛阳耆英会,各赋诗,时年七十七。事见《司马文正公文集》卷六五《洛中耆英会序》。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74 【介绍】: 宋开封人,字仲模。向敏中子。以父任为卫尉丞,娶南阳郡王惟吉女。改内殿崇班,历知相、恩、邢、陕、郓诸州,所至有能称。官终密州观察使。卒谥惠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86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才元。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神宗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上言青苗法有害无益,忤王安石。会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监察御史里行,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以累格诏命,撤去知制诰归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终天章阁待制。全宋诗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知广安军,徙邛州。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知汝州,徙知梓州。八年,复天章阁待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二五八、二六九)。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七(《同上书》卷三七四)。《宋史》卷三三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九三八
李大临(一○一○——一○八六),字才元,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元年进士,为绛州推官。杜衍荐为国子监直讲、睦亲宅讲书。文彦博荐为秘阁校理。历知广安军、邛州,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言青苗法有害无益。李定除御史,大临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皆以累格诏命归班,世称「熙宁三舍人」。以工部郎中出知汝州,徙知梓州,加集贤殿修撰,复天章阁待制。元丰二年致仕。元祐元年二月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二二六、二六九、三六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97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玉汝。韩亿子,韩维弟。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两浙、淮南转运使,移河北,后知秦州。神宗熙宁七年,宋辽议界,使辽。元丰五年,除同知枢密院事,进知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元年,遭劾,罢相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终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所至以严称,性颇暴酷,知秦州时,尝令以铁裹杖箠杀部属,秦人有“宁逢乳虎,莫逢玉汝”之语。卒谥庄敏。全宋诗
韩缜(一○一九~一○九七),字玉汝,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亿子。以父荫补将作监主簿。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知合肥、钱塘县,迁签书南京留守判官,知洋州。英宗治平初,权三司度支判官,除两浙转运使,徙知河中府。神宗即位,知扬州,历淮南、陕西转运使。入知审官院。兄韩绛执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因为政暴酷落职。久之起知瀛州。熙宁七年(一○七四)除提举在京诸司库务、权知开封府、兼判尚书兵部。元丰中,拜同知枢密院。哲宗即位,拜尚书右仆射,被谏官所论,自请出知颍昌府。移守永兴军、河南府、太原府。元祐三年(一○八八)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宋史》卷三一五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一一一七
韩缜(一○一九——一○九七),字玉汝,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六子。庆历二年登进士第。嘉祐中,历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为两浙、淮南、河北、陕西等路转运使。熙宁中,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瀛州、开封府。奉命与辽使画界,除枢密都承旨,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四年,同知枢密院事;六年,进知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元祐元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永兴、河南、太原等军府,致仕。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5—1091 【介绍】: 宋寿州人,字景纯。吕公绰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官河南监牧使、开封府推官,又知汝、澶、湖州,有惠政。神宗熙宁、元丰间,不急于进取,遇事有不可,必力争。及哲宗元祐中,吏道宽平,亦雅量自如,不改其故,甚为时所称。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