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9,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方汝疆(南夫 )
万庚(先之、汝金 )
周汝士(南夫 )
江介(邦直 世称 玉汝先生 )
逢汝舟
周汝能(尧夫 )
张汝楫
汪汝则
逄汝舟
蒋汝功
孙汝听(良臣 )
袁汝羲
刘度(汝一 )
赵汝愚(子直 忠定 周王 )
赵师夔(汝一 新安郡王 恭荣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方汝疆,字南夫,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进士,不乐仕,归教授乡里,从学者甚众。清康熙《繁昌县志》卷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先之,一作汝金。万世延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上舍及第,授缙云尉,以忧不赴。调全州教授,郡将异其才,使兼摄幕职。秩满,改洪州录参。善词赋,为文雄深雅健,时湖南诸郡碑碣,多其所撰。
周汝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周汝士(一一二六——?),字南夫,越州嵊县(今浙江嵊县)人。绍兴十八年第进士,乾道中为左朝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剡录》卷一。
宋登科记考
字南夫。绍兴府嵊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第四甲第三十八人。
江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83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饶州德兴,字邦直,学者称玉汝先生。少习二程书,受学于徐存。尝官进贤县令,有惠政,改知永兴县。转四川总领司主管文字,虽不预民事,而请赈民饥,当世号称循吏。后通判恭州卒。有《玉汝堂集》。
逢汝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五年(1155)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六年(1156)任光禄寺丞。
周汝能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九
周汝能,字尧夫,越州嵊县(今浙江嵊县)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官鄞县簿,婺州教授。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一。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嵊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
张汝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任福建路提举市舶。绍兴二十七年(1157)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
汪汝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衢州知州。
逄汝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年(1160)任漳州知州。
蒋汝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年(1160)任京西南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年(1160)任京西南路提点刑狱公事。绍兴三十年(1160)任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绍兴三十一年(1161)2月为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夔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孙汝听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三
孙汝听,字良臣,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绍兴中进士,官至右奉议郎。淳熙间为郪县令。著有《成都古今前后记》、《梓潼古今记》、《眉州古志》、《三苏年表》、《韩愈文集注》、《柳宗元文集注》等。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集》引,《蜀中广记》卷九六,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袁汝羲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元年(1165)任漳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长兴人,字汝一。高宗绍兴十五年制科荐登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历官台谏,金人败盟,条陈三策,不报。孝宗即位,抗疏陈《春秋》正始之道。有《传言鉴古》及杂文。
全宋诗
刘度(?~一一七八),字汝一,长兴(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调楚州教授。二十八年,为太学博士,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三十一年,为监察御史,守右正言。次年,试军器监(《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一八二、一八五、一九○、一九四、一九九)。孝宗即位,由宗正丞擢谏议大夫。淳熙五年卒。有《传言鉴古》五十篇及杂文三十卷(《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已佚。事见《周文忠集》卷三八《祭刘汝一度谏议文》、卷五五《刘谏议谏稿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全宋诗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寻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九年,出为福建路安抚使兼知福州,迁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孝宗卒,光宗以疾不能执丧,与外戚韩侂胄拥立宁宗,拜右丞相。在相位仅半年,即遭韩排挤出知福州,寻谪永州安置,至衡州暴卒,年五十七。谥忠定。有诗文集十五卷,已佚。编《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传世。事见清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忠定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五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侨居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宗室,善应子。乾道二年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郎。历知信州、台州,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权给事中,权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知枢密院事。奉嘉王即皇帝位,进右丞相。因韩侂胄排挤,责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至衡州卒,年五十七。后谥忠定,封周王。著作有《太祖实录》、《国朝诸臣奏议》(存)及诗文集十五卷。见刘光祖《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宋史》卷三九二本传。
赵师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赵师变(一一四二——一二○二),字汝一,孝宗同母兄伯圭之长子。初以祖恩补官,调芜湖簿。历台州、秀州通判,直秘阁。寻知徽州,进直徽猷阁、知湖州。除直龙图阁,迁浙西提刑,改江东运判。擢秘阁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阁待制,转永庆军承宣使。绍熙元年,侍父入觐,除兴宁军节度使。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嘉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谥恭荣。见《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楼钥《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攻愧集》卷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