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9,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曹汝麟
赵汝涌
邱汝滨(宗华 )
檀玑(汝衡 斗生 )
冯汝骙(星岩 )
谢汝铨(雪渔 奎府楼主 )
周汝敦
王汝榆
王汝圻(甸伯 )
蔡汝修(柳洲 )
陈汝湘
曹汝霖(润田 )
刘汝明
张汝舟
李涤(汝航 散木 )
曹汝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汝麟,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赵汝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汝涌,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22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邱汝滨,1898年生,别名宗华,潮州府城人。位窘于宦途末阶,身囿于南粤一隅;然著述未间,有诗集《瞩云楼吟草》、《适己集》、《一叶集》、《归里集》、《村居集》及笔记总汇《蕉窗随笔》等。1998年汝滨百年诞辰时,潮州诗社为其集成《瞩云楼诗存》6种。抗战期间曾为揭阳电报局长,记录榕江逸事颇多。
檀玑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檀玑(1851年—1922年),字汝衡,号斗生,安徽安庆府望江县人,晚清政治人物。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二甲第三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累升侍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督福建学政。次年革职。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民国初年,曾出任国史馆编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卒于北京。
冯汝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11 【介绍】: 清河南祥符人,字星岩。光绪九年进士。官至江西巡抚。曾于省内推行新政。辛亥革命时,南昌民军推为都督,不从。被遣送至九江,仰药而死。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汝铨(1871~1953),字雪渔,号奎府楼主,晚署奎府楼老人。台湾县东安坊(今台南市)人,日治后,迁居台北。年十五从台南举人蔡国琳学,光绪十八年(1892)取中秀才。乙未之际,曾协助许南英办理团练。改隶后,力习日文,乃首位以秀才身份入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者。明治三十四年(1901)自国语学校国语部毕业,任职台湾总督府学务课,参与编辑《日台会话辞典》。不久,转任警察官吏练习所台语教师。明治三十八年(1905)入《台湾日日新报》担任汉文记者,并任马尼拉《公理报》,与《昭和新报》、《风月报》等主编。明治四十二年(1909)与洪以南等倡设台北「瀛社」,为北台第一大诗社,并于洪氏去世后继任第二任社长。战后曾担任台湾省通志馆顾问。平生所作诗文有《奎府楼吟草》三卷、《诗海慈航》二卷、《周易略说》等,多发表于报章杂志。〖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岛政」栏,国语卒业,1901年4月5日,第三版;刘篁村〈稻江见闻录〉,《台北文物》第二卷第三期,1953年11月;郑明珠〈谢雪渔小说《樱花梦》研究〉,东海大学中文所硕论,2009年6月。〗王国璠认为谢氏诗:「词尚浅白,且多写实;尤以感旧、寄怀之作,更存台湾近代关系人物之事迹,以人存史,颇具文献价值。」《奎府楼诗草》及《蓬莱角楼诗存》两诗集曾于日治时期刊行,民国八十一年(1992)龙文出版社将二者合印,总名为《雪渔诗集》。另有〈蓬莱角楼诗话〉、〈奎府楼诗话〉不定期刊载于《风月报》,未见刊行本。今谢氏诗作辑录自龙文版《雪渔诗集》、《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时报》、《诗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风月报》、《崇圣道德报》等诗集报刊,依时间先后排序编校。(黄美娥撰)
周汝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汝敦,云南省大理府太和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53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王汝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汝榆,顺天府涿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60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王汝圻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汝圻(1878年8月13日—1932年3月),字甸伯,江苏省阜宁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法政科进士。
蔡汝修 朝代:清末近现代初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柳洲,苗栗苑里人,「竹社」社员,蔡振丰之子。编有《台海击钵吟集》。
陈汝湘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汝湘,广东肇兴鼎湖头溪乡沙浦村人,清朝末年进士、工程学家。宣统三年(1911年),验看学部考验游学毕业生,廷试新制工科进士。民国元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年间,担任铁道部北宁铁路局工程师。

人物简介

维基
曹汝霖(1877年1月23日—1966年8月4日),字润田,男,上海人,新交通系首领,20世纪初官员之一。1877年1月23日(清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十),曹汝霖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继往汉阳铁路学堂读书。1900年留学日本,在日本东京法学院学习,曾参加译书汇编社,亦曾协助法政大学举办「一年速成班」。1904年归国,任职商部商务司,后被调入外务部,1910年由摄政王载沣提拔为外务部左侍郎。1913年被袁世凯指派为第一届参议院议员,同年8月任外交部次长。1915年5月,曹汝霖跟日本交涉二十一条时,因有损害民国主权的严重错失,张勋骂他「曹贼误国」。1916年2月28日,袁世凯特派曹汝霖兼充外交官领事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长。4月任交通总长,后兼署外交总长,并任交通银行总理。1917年1月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兴业等银行借款500万日元,是“西原借款”之一。7月任段祺瑞内阁交通总长。1918年3月兼任财政总长,又向日本大宗借款,充作军饷。1918年秋,不惜丧失山东铁路主权,向日本再次借款。1919年初任钱能训内阁交通总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由于部分西方国家与日本事前签署了密约,故此协约国未经中方同意,将属于德国的山东之权益转移给了日本。凡尔赛条约触发国内不满情绪,引起北京大学生在1919年5月4日到天安门示威之事件。结果,五四运动正式展开,对民国国运、思想与学术发展有重大影响。当时,出任交通总长的曹汝霖由于负责把部分权益让予日本,并与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及驻日公使章宗祥一同被称为“卖国贼”。当时其中一句著名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事件发生时,有学生游行到赵家楼附近,并想抓到被指卖国的曹汝霖,但曹氏躲了起来,并逃离赵家楼。他们误以为当时在曹宅的章宗祥就是曹汝霖,于是痛打了章氏一顿,并把曹宅烧掉,称为火烧赵家楼事件。后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的罢课、罢工及罢市。6月10日,曹、陆、章三人被免职。北洋政府在群众压力之下,最后正式拒绝在凡尔赛条约签字。山东问题交由华盛顿会议处理。此后曹转入实业界,仍任交通银行总经理,中国通商银行总经理,天河煤矿公司总经理,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正丰、井陉正丰煤矿股份公司董事长。曹在下野后,与段祺瑞多有联络,例如在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时,曾受邀到关外邀请张作霖入京。1920年代,由曹汝霖发起,共有20多人出资,在阜成门内白塔寺沟沿建了一所医院,取名中央医院。曹汝霖一直担任中央医院的院长、名誉院长等职,经费方面都由他筹措。(1941年日军接管了协和医院等后,一些名医如钟惠澜、周华康等纷纷被中央医院网罗过来。医院的妇产科,也在此时创建,由林巧稚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医院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人民医院,现在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27年,曹汝霖任张作霖军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长。1936年7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42年3月,被任命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新民印刷公司董事长。日本佔领华北后,曾多次要求曹汝霖出任伪政府委员长等官职,曹汝霖坚拒不受。并多次为被日军拘捕审讯的人作担保,并且无意中保护了重庆国民政府的特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曹汝霖迁居台湾,未几到日本居住到1957年,后又迁到美国。1966年,曹汝霖在美国底特律逝世,享寿高龄89岁。
刘汝明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张汝舟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李涤,字汝航,号散木,湖南湘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