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9,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汝阳琎
汝阳天人
为汝脱狐身
吾语汝
无力犹能肆汝杯
压倒元白
词典
汝南
尔汝
汝曹
汝州
汝辈
汝水
汝阴
汝颍
汝阳
典故
汝阳琎


《旧唐书》卷九十五〈睿宗诸子列传·让皇帝宪〉~304~
宪凡十子:琎、嗣庄、琳、?、珣、瑀、玢、珽、琯、璀等十人,历官封袭。琎封汝阳郡王,历太仆卿,与贺知章、褚庭诲为诗酒之交。
典故
汝阳天人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二〈八哀诗八首〉
汝阳让帝【案:让皇帝宪。本名成器。初立为太子。后因明皇有平韦氏功。让储位。谥曰让。】子,眉宇真天人。虬须似太宗【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色映寒夜春】。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从容听朝后【从容退朝后】,或在风雪晨。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上入回翠麟】。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圣慈矧多仁】。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案:汉楚元王与白生。申公同受诗于浮丘伯。鲁穆生不嗜酒。元主为设醴。】。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好学尚贞烈【好学尚正烈】,义形必沾巾。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宛彼汉中郡【案:王弟汉中王瑀。】,文雅见天伦。何以开我悲【何以慰我悲】,泛舟俱远津。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衰谢多酸辛】。
典故 
为汝脱狐身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八〈诸宗部五〉~293~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师令无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
典故
吾语汝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阳货》~55~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典故
无力犹能肆汝杯

相关人物
公伯寮
 
子路(仲由)
 
孔子


《论语注疏·宪问》~29~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典故
相关人物
元稹
 
杨汝士
 
白居易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宴集〉~329~
宝历,杨嗣复具庆下,继放两榜。时于陵自东洛入觐,嗣复率生徒迎于潼关。既而大宴于新昌里第,于陵与所执坐于正寝,公领诸生翊坐于两序。时元、白俱在。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侍郎杨汝士诗后成。元、白览之失色。诗曰:「隔坐应须赐御屏,尽将仙翰入高冥。文章旧价留鸳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再岁生徒陈贺宴,一时良史尽传馨。当时疏传虽云盛,讵有兹筵醉醁醹!」汝士其日大醉,归来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骈字类编》:汝南
南北朝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 定知刘碧玉,偷嫁汝南王。
唐 王维 送缙云苗太守 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
分类:汝南
《國語辭典》:尔汝(爾汝)  拼音:ěr rǔ
1.轻贱的称呼。《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唐。孔颖达。正义:「其不受人尔汝之实,是不为人所轻贱。」《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陈奇传》:「尝当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
2.不依礼俗,而以你我相称。比喻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漢語大詞典》:尔汝交(爾汝交)
指不拘形迹的亲密友谊。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禰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少与 孔融 作尔汝之交,时 衡 未满二十, 融 已五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鲍溶:“﹝ 溶 ﹞与 李端公 益 少同袍,为尔汝交。”
《漢語大詞典》:汝曹
你们。《后汉书·马援传》:“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唐 杜甫 《渡江》诗:“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清 孙枝蔚 《移居怀远坊喜与汪叔定季甪爱园相近》诗:“汝曹非农復非商,胡不辛勤守几案?”
分類:你们
《骈字类编》:汝州
元史地理志:汝州,唐初为伊州,又改汝州。宋属京西北路。元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二县入梁县,后复置郏县。韩明一统志:汝州,周为王畿地,春秋戎蛮子邑,战国属后属魏。秦属三川郡。汉为河南郡梁县地。三国魏属舞阳郡。晋属河南、襄城二郡。后魏属汝北、鲁阳二郡。东魏置北荆州。后周改曰和州。隋改汝州以汝水为名,寻改襄城郡,治承休县。唐复为汝州,改承休为梁县。天宝初,改州为临汝郡。乾元初,复为汝州。五代因之。
《國語辭典》:汝辈(汝輩)  拼音:rǔ bèi
你们。《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宋。苏轼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诗:「汝辈何曾堪一笑,吾侪相对复三人。」
分類:你们
《国语辞典》:汝水  拼音:rǔ shuǐ
河川名。源出河南省嵩县高陵山,流经临汝、许昌、汝南、潢川、新蔡诸县,注入淮河。也称为「旴江」。
《骈字类编》:汝阴(汝阴)
春秋僖公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夏,灭项。注:项国,今汝阴项县。公在会,别遣师灭项。不言师,讳之。史记夏侯婴传: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又汉王立为帝。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更食汝阴,剖符世世勿绝。元史地理志:颍州,唐初为信州,后改汝阴郡,又改颍州,宋升顺昌府,金复为颍州。旧领汝阴、泰和、沈丘、颍上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
分类:汝阴
《骈字类编》:汝颍(汝颍)
史记礼书: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汉书李寻传:今汝、颍、畎、浍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此诗所谓晔晔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者也。魏志郭嘉传: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吴志陆瑁传: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差断,三署颇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谪。瑁与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晋书陈頵传:会解结代杨准为刺史,韬因河间王颙属结。结曰:张彦真以为汝、颍巧辩,恐不及青、徐儒雅也。頵曰:彦真与元礼不协,故设过言。老子、庄周生陈、梁,伏羲、傅说、师旷、大项出阳夏,汉、魏二祖起于沛,谯准之众州莫之与比,结甚异之。 魏武帝褒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禽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昔寇恂立名于汝颍,耿弇建策于青兖,古今一也。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见江淮下。又郑伟墓志铭:扬旌汝颍,威震三川。拥旄江汉,席捲楼船。
《骈字类编》:汝阳(汝阳)
唐 杜甫 八哀诗 其四 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分类:汝阳
《國語辭典》:野狐禅(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语。指错解的佛法。由错解佛法将堕「野狐身」的典故演变而来,见《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宋。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诗:「何似东坡铁柱杖,一时惊起野狐禅。」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國語辭典》:压倒元白(壓倒元白)  拼音:yā dǎo yuán bái
唐宝历年间,宰相杨嗣复在新昌里宅第宴请宾客,当时元稹、白居易皆在座,并于席上赋诗,而刑部侍郎杨汝士最后才把诗写好,元稹、白居易观看后为之失色。杨汝士大醉后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以压倒元白比喻诗文作品超越当时名家。《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分類:第宅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