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3,分119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皓若天汉
不带头巾男子汉
不戴头巾男子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
彪形大汉
嘲汉子的班头
车轴汉
白金汉宫
白汉稻
巴蜀荆汉
拔赵易汉
拔赵帜易汉帜
騃汉
阿罗汉果
笨汉
《分类字锦》:皓若天汉(皓若天汉)
庾肃之雪赞望之凝映皓若天汉即之皎洁色踰玉粲
分类:
《國語辭典》:不带头巾男子汉(不帶頭巾男子漢)  拼音:bù dài tóu jīn nán zǐ hàn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性。《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也作「不戴帽儿的汉子」、「不戴头巾男子汉」、「不裹头巾的婆婆」。
《國語辭典》:不戴头巾男子汉(不戴頭巾男子漢)  拼音:bù dài tóu jīn nán zǐ hàn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子。如:「你别小看她,她可是个不戴头巾男子汉。」也作「不带头巾男子汉」。
《國語辭典》:不带头巾男子汉(不帶頭巾男子漢)  拼音:bù dài tóu jīn nán zǐ hàn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性。《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也作「不戴帽儿的汉子」、「不戴头巾男子汉」、「不裹头巾的婆婆」。
《高级汉语词典》:不到长城非好汉  拼音:bú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国语辞典》:彪形大汉(彪形大汉)  拼音:biāo xíng dà hàn
形容身材高大,健壮如虎的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孟清见了,慌忙踅转身望里面跑,口里一头叫,赛儿见兵快来拿人,嘻嘻的笑,拿出二三十纸人马来,往空一撒,叫声:『变!』只见纸人都变做彪形大汉,各执鎗刀,就里面杀出来。」《野叟曝言》第四六回:「阶下站著三四个彪形大汉,手执刀棍,见素臣上阶,齐声喝跪。」
《高级汉语词典》:嘲汉子的班头
勾引男子的能手
《漢語大詞典》:车轴汉(車軸漢)
指身材粗短的人。 姚雪垠 《长夜》二:“第二个赶来的车轴汉土匪向麻脸的土匪叫着说:‘先问那两个小家伙!’”
分類:身材
《國語辭典》:白金汉宫(白金漢宮)  拼音:bái jīn hàn gōng
西元一七○三年英国白金汉公爵所建的宫殿。位于伦敦,现为英国国王的宫殿。以宫门前禁卫军的装扮及换班情形闻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白汉稻(白漢稻)
一种水稻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水稻:“《广志》云: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穫;穫讫,其茎根復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 益州 。”
分類:水稻
《分类字锦》:巴蜀荆汉(巴蜀荆汉)
杜牧观察使崔郾行状改崿岳安黄蕲申等州观察使囊山带江三十馀城缭绕数千里洞庭百越巴蜀荆汉而会注焉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拔赵易汉(拔趙易漢)
见“ 拔赵帜易汉帜 ”。
《漢語大詞典》:拔赵帜易汉帜(拔趙幟易漢幟)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漢語大詞典》:拔赵帜易汉帜(拔趙幟易漢幟)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 韩信 率 汉 军击 赵 ,将至 井陉口 ,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 赵 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 赵 。 赵 军出击, 汉 军佯败而走, 赵 军果空营追击。“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则驰入 赵 壁,皆拔 赵 旗,立 汉 赤帜二千。” 赵 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 汉 军赤帜,大惊,“以为 汉 皆已得 赵王 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 信 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 赵 帜易 汉 帜计,笑而行之。”亦作“ 拔赵帜立赤帜 ”、“ 拔赵易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 赵 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 满 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 赵 易 汉 。”亦省作“ 拔帜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诗》:“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沉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 魏徵 《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於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 何景明 《淮阴侯》:“大将登臺贵,三军拔帜豪。” 清 赵翼 《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
《漢語大詞典》:騃汉(騃漢)
傻男子。 清 沈起凤 《谐铎·老僧辨奸》:“读书 菩提寺 东院,一日同閲《荆軻传》,至 樊於期 自杀处, 严 曰:‘此騃汉也。’”
分類:男子
《漢語大詞典》:阿罗汉果(阿羅漢果)
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百喻经·三重楼喻:“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
《漢語大詞典》:笨汉(笨漢)
指身体粗壮的男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况且这等一块大石头,两个笨汉尚且弄它不转,她轻轻鬆鬆的就把它拨弄躺下了,这个人的本领,也就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