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驾鼓车
铜马帝
吴耿
秀霸
熊耳兵
铜马祠
聚米为山
汉倭奴国王印
一禾九穗
戴凭重席
邓萧
社木砦
燎灶
分类词汇(续上)
昆阳驾鼓车
铜马帝
吴耿
秀霸
熊耳兵
铜马祠
聚米为山
汉倭奴国王印
一禾九穗
戴凭重席
邓萧
社木砦
燎灶
其它辞典
汉光武帝(庙号 世祖、光武 光武皇帝、光武帝、汉光武帝 刘秀 世称 赤九 字 文叔 武信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57 【介绍】: 即刘秀。东汉皇帝。南阳蔡阳人,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王莽末,爆发农民大起义,帝与兄刘演起兵舂陵,加入绿林军,大破莽兵于昆阳,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镇压赤眉军,讨平公孙述、隗嚣等,统一全国。屡诏释放奴婢,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兴修水利,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朝廷中加重尚书职权,地方上废除掌军权之都尉,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位三十三年。全后汉文·卷一
帝讳秀,字文叔,南阳新蔡人,景帝七世孙。王莽地皇三年,与兄演起兵于宛。更始即位,以为太常偏将军,行司隶校尉,进破上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行大司马事。以平王鹔王世命不就征。以更始三年六月即位于鄗南,定都洛阳。改元二:建武、中元。在位三十三年,谥曰光武皇帝,庙号世祖。
《漢語大詞典》:吴耿
汉 吴汉 、 耿弇 的并称。两人助 汉光武帝 中兴。后以指良臣、良将。《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光武 中兴, 吴 耿 佐命。”《陈书·章昭达传论》:“ 昭达 与 世祖 乡壤惟旧,义等 邓 萧 , 世祖 纂历,委任隆重,至於战胜攻取,累平寇难,斯亦良臣良将,一代之 吴 耿 矣。”
《漢語大詞典》:熊耳兵
汉光武帝 镇压 赤眉 军,兵压 宜阳 , 刘盆子 等肉袒降,积兵甲 宜阳城 西,与 熊耳山 齐。见《后汉书·刘盆子传》。后用为降兵的典实。 清 吴伟业 《送友人往真定》诗:“曳履 丛臺 客,投戈 熊耳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