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冉求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22—?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有。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为季氏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隐士。与羊仲皆以治车为业。与杜陵蒋诩为故交。蒋诩舍前竹下开三径,二人尝从之游。时称二仲。
马适求 朝代:西汉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 【介绍】: 西汉末巨鹿人,复姓马适。王莽地皇元年,谋举燕赵兵诛莽,为大司空王丹发觉。莽遣三公大夫逮治,诛死。
好求法师过罪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奉承师长如事父母,听受其教,则菩提之果可成,若窥伺以求其过,则不惟无听受之诚,且亏事师之道,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不轻求
【三藏法数】
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寻求心
【三藏法数】
谓人一念之心,既对于境明了,即推寻求觅而生分别,是名寻求心。
【三藏法数】
谓此一念之心,于境既能明见,即起希慕,追寻求觅也。
求财不遂
【三藏法数】
求财不遂者,谓犯戒之人,既违佛制,梵行全亏,所求赀财,皆不遂意也。
非理求财
【三藏法数】
谓不顺理所得财物,是不净物,故不应施与人也。
无求怜悯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自起怜悯,为作利益,是名无求怜悯。
求名礼
【三藏法数】
(又名唱和礼),谓人礼佛,但为要其修行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而实无慇重之心,是为求名礼。又名唱和礼者,谓口虽称唱佛名,心实驰求外境,是名唱和礼。
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
【三藏法数】
观自在仪轨等经,皆说行人欲求所愿成就时,用四种物,一者弓箭及数珠、袈裟等,二者雌黄等种种药物,三者河岸上土作狮子、孔雀等禽兽之形,四者或塑画雕刻佛、菩萨、明王等像,置于坛中,如法诵咒,若得火焰出时,或手执,或涂身等,即得飞腾虚空,游诸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乐,悉皆成就,不可思议也。
诸佛如来,尚乃求学门
【三藏法数】
大乘庄严宝王经云:诸佛亦求神咒,何况凡夫而不持诵耶?
不贪求戒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起贪求心;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故,而持于戒也。
见好不求难
【三藏法数】
谓人见彼富贵荣名,及可意等物,而不乐求,是为难也。
不求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是名不求三昧,(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