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2,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求诗
求售
求伸
诏求
求索
求和
远求
眷求
下求
推求
恳求
我求
求助
追求
征求
《漢語大詞典》:求诗(求詩)
(1).指古代官方派人搜集民间歌谣,供统治者察风俗人情,知施政之得失。也叫采风、采诗。《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
(2).谓寻觅诗句。 宋 陆游 《别王伯高》诗:“倾家酿酒犹嫌少,入海求诗未厌深。”
《國語辭典》:求售  拼音:qiú shòu
出售,寻求买主。如:「吉屋求售,意者内洽。」唐。沈既济《任氏传》:「郑子如市,果见一人牵马求售者,眚在左股。」
《漢語大詞典》:求伸
见“ 求信 ”。
《漢語大詞典》:求信
亦作“ 求伸 ”。
(1).企求伸展。信,通“ 伸 ”。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引申为企求施展抱负。《孔子家语·屈节》:“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於义。”
《漢語大詞典》:诏求(詔求)
皇帝下令征求。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詔求教宗,则冠其位。” 宋 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詔求,夫何妄庸,輒当遴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 宋 淳祐 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詔求中外直言。”
《國語辭典》:求索  拼音:qiú suǒ
1.寻求。《楚辞。屈原。离骚》:「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书。卷七五。眭弘传》:「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2.要求、索取。《楚辞。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战国策。魏策四》:「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國語辭典》:求和  拼音:qiú hé
请求和平相处。常为战败或情势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战。《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漢語大詞典》:远求(遠求)
谓远方寻求来的珍异之物。后汉书·崔駰传:“广厦成而茂木畅,远求存而良马縶。” 李贤 注:“远求谓远方珍异之物也。存,犹止息也。言所求之物既止,不资良马之力也。”
《漢語大詞典》:眷求
殷切寻求。书·咸有一德:“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旧唐书·李光弼传:“ 玄宗 眷求良将,委以 河北 、 河东 之事,以问 子仪 , 子仪 荐 光弼 堪当閫寄。”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轩墀近臣,思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
分類:殷切寻求
《骈字类编》:下求
元史历志:今授时历,以之考古,则增岁馀而损岁差;以之推来,则增岁差而损岁馀。上推春秋以来冬至,往往皆合,下求方来,可以永久而无弊,非止密于今日而已。
《國語辭典》:推求  拼音:tuī qiú
深入研究。《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
《國語辭典》:恳求(懇求)  拼音:kěn qiú
诚恳真挚的请求。《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敬瑭恳求朝廷求添兵运粮。」
《韵府拾遗 尤韵》:我求
苏颋诗:恩渥迷天施。童蒙慰我求。李白古风。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國語辭典》:求助  拼音:qiú zhù
请求救助。如:「民众如发现紧急事件,可立即打求救电话向警方求助。」《诗经。周颂谱》:「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
《國語辭典》:追求  拼音:zhuī qiú
1.努力探求。《红楼梦》第六一回:「咱们若信了,将来若大事也如此,如何治人!还要细细的追求才是。」
2.男女间的爱慕交往。
《國語辭典》:徵求  拼音:zhēng qiú
寻求收集。如:「关于这件事情,我想徵求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