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求救  拼音:qiú jiù
请求救援。《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老残游记》第一七回:「翠环仍泥著不肯去,眼看著人瑞,有求救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请救(請救)
求救。史记·魏公子列传:“ 秦昭王 已破 赵 长平 军,又进兵围 邯郸 。公子姊为 赵惠文王 弟 平原君 夫人,数遗 魏王 及公子书,请救於 魏 。”汉书·魏豹传:“ 章邯 已破 陈王 ,进兵击 魏王 於 临济 。 魏王 使 周市 请救 齐 楚 。”后汉书·公孙瓒传:“ 建安 三年, 袁绍 復大攻 瓚 。 瓚 遣子 续 请救於 黑山 诸帅。”
分類:求救
《國語辭典》:告急  拼音:gào jí
1.因急难而请求紧急救援。《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2.情势紧张危险。《三国演义》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漢語大詞典》:十九人
战国 时, 秦 围 赵 , 赵王 派 平原君 求救于 楚 。 平原君 欲在门客中挑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作为随从,但只选中十九人。 毛遂 自荐随往。至 楚 ,谈判不决, 毛遂 按剑陈词,迫使 楚王 歃血定盟;而十九人却碌碌无为。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因以“十九人”指庸碌之辈。 唐 高拯 《及第后赠试官》诗:“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 毛遂 比常伦。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金 元好问 《史院夜直》诗:“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飜随十九人。”参见“ 毛遂自荐 ”。
《國語辭典》:毛遂自荐(毛遂自薦)  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
战国时,秦兵围攻赵国,平原君至楚求救,其门下食客毛遂自荐前往,并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典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后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学那毛遂自荐,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也作「毛遂自荐」。
《國語辭典》:呼救  拼音:hū jiù
呼喊求救。如:「他不慎跌入溪中,连忙大声呼救。」
分類:呼喊求救
《国语辞典》:告急文书(告急文书)  拼音:gào jí wén shū
因急事请求救援的文件、信函。《三国演义》第五回:「李肃慌忙写告急文书,申闻董卓。卓急聚李儒、吕布等商议。」
《漢語大詞典》:呼天吁地(呼天籲地)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漢語大詞典》:及溺呼船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遂将其众,迎帝于 北芒 ,还宫”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於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黄权》:“初, 刘璋 遣人迎 先主 ,主簿 黄权 怒而言曰:‘厝火积薪,其势必焚;及溺呼船,悔将无及。’”
分類:求救
《國語辭典》:急来抱佛脚(急來抱佛腳)  拼音: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谚语)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应付。《水浒传》第一七回:「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我却要你银子时,便是兄弟勒掯你。」《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也作「急时抱佛脚」、「急则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