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侨生(侨生)  拼音:qiáo shēng
移居于国外而回祖国求学的学生。如:「各类学校都设有负责协助辅导侨生生活事务的单位及人员。」
《国语辞典》:普通护照(普通护照)  拼音:pǔ tōng hù zhào
外交部发给一般国民不论出国求学、就业、探亲、观光、经商、医病等的身分證明文件。有效期限为六年,期满可依规定申请延期。
《国语辞典》:负笈从师(负笈从师)  拼音:fù jí cóng shī
负笈,背负书籍。「负笈从师」指出外求学。唐。王勃〈山亭兴序〉:「负笈从师,二千馀里。」
《国语辞典》:负笈千里(负笈千里)  拼音:fù jí qiān lǐ
比喻求学不辞辛劳。《幼学琼林。卷一○。师生类》:「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分类:求学
《国语辞典》:废学如断织(废学如断织)  拼音:fèi xué rú duàn zhī
汉代乐羊子离家求学,一年后,因思家停学归来,其妻乃引刀割断织布机上的布,劝诫其若半途而废将一无所成。典出《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
《国语辞典》:学而名母(学而名母)  拼音:xué ér míng mǔ
春秋之际,有宋人于求学后不久,以为至贤为尧舜,至大为天地,而人既可直呼尧舜天地的名字,当然可以直呼母亲的名字。典出《战国策。魏策三》。后用以比喻误用所学,举止荒诞。
分类:求学不久
《国语辞典》:学无常师(学无常师)  拼音:xué wú cháng shī
求学不能只有一个固定的老师,而是要多方面请教专家。指善于学习的人,知道该向不同专长的人请教不同的学问。晋。皇甫谧《高士传。申屠蟠》:「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国语辞典》:公费生(公费生)  拼音:gōng fèi shēng
领取公费求学的学生。如师范生。也称为「官费生」。
《国语辞典》:康德黎  拼音:kāng dé lí
Dr.James Cantlie
人名。(西元1851~1926)英国名医,为国父在香港西医书院求学时的业师。西元一八九六年国父在伦敦蒙难,幸赖康氏多方营救,始获脱险。著有《孙逸仙与新中国》一书。
《國語辭典》:博文约礼(博文約禮)  拼音:bó wén yuē lǐ
广博的研习典籍,并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语本《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國語辭典》:冥行擿埴  拼音:míng xíng tì zhí
1.夜间走路,以杖点地。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2.比喻研究学问时不识门径,暗中探索。清。阮元〈汉读考周礼六卷序〉:「自先生此言出,学者凡读汉儒经子汉书之注,如梦得觉,如醉得醒,不至如冥行擿埴,此先生之功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