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兰亭修禊
 
山阴会
 
兰亭字
 
群贤毕集
 
山阴游
  
兰亭古墨
 
兰亭序饮
 
三月群贤毕集
 
山阴醉
 
禊亭晋帖
 
永和节
 
长少群贤毕会
 
山阴禊饮
 
山阴修禊帖
 
禊饮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例句

闺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刘言史 奉酬

长忆山阴旧会时,王家兄弟尽相随。 李涉 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若忆山阴会,孤琴为我援。 皎然 送吴冯游京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卢纶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 许浑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刘言史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孟浩然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 李商隐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誇。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 李縠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陵秀才

从今留胜会,谁肯画兰亭。 李群玉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一作张文新诗)

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李适 三日书怀因示百僚

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权德舆 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武元衡 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兰亭旧都讲,今日意如何。 温庭筠 赠越僧岳云(一作雪)二首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皇甫冉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刘长卿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4—515 【介绍】: 北魏赵郡人,字永和。李安世子。少好学,通诸经,览百家书。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征辟皆不就。卒谥贞靖处士。有《明堂制度论》。
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谧字永和,玚弟,师事孔璠,复为璠师,州再举秀才,公府辟,皆不就。延昌四年卒,谥贞静处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3 【介绍】: 北周建康表氏人,字永和。初以军功拜别将。累官加持节、征东将军。尝从贺拔胜奔梁。西魏文帝时归,历官凉州刺史,平宕昌羌獠甘,击柔然,进爵安政郡公。周孝闵帝即位,拜小司徒,出为荆州刺史,在州颇贪浊,不修法度,民有事而不敢言。卒于州。谥烈。
张永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
张永和,天禧二年为并代走马承受。天圣初任入内供奉官,八年为永定陵副使、礼宾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明道时为西京作坊副使、园陵按行使。景祐二年,任内侍省内侍副都知,宝元元年八月迁入内都知。卒,谥良恪。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五、礼三七之五七、礼五八之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一、一二二、一五五等及张观《大宋新修净惠罗汉院碑》。
李士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永和。以特奏同学究出身。累为州牧。为人不妄喜怒。后请老,得养生之术,视听不衰。官至朝奉大夫。卒年九十七。
欧阳和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欧阳和(1387年—1428年),字永和,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六十一都人。同进士出身。江西乡试八十六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一名。初授监察御史,升云南副使。曾祖父欧阳孚先。祖父欧阳以定。父亲欧阳观民。
《国语辞典》:永和  拼音:yǒng hé
地名。隶属新北市永和区。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位于新店溪西南。
《漢語大詞典》:永和初
永和:东汉顺帝的一个年号。初:第一年。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
《国语辞典》:兰亭会(兰亭会)  拼音:lán tíng huì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赋诗,羲之当场以茧纸、鼠须笔书写诗序,即著名的兰亭集序。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诗:「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唐。柳宗元〈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之一:「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國語辭典》:兰亭序(蘭亭序)  拼音:lán tíng xù
兰亭集序的简称。参见「兰亭集序」条。
《国语辞典》:华阳国志(华阳国志)  拼音:huá yáng guó zhì
书名。晋常璩撰。十二卷,附录一卷。叙述巴蜀自开辟以来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之事。词典雅,是研究中国西南区域历史的重要资料。至南宋时已残缺不全,有清顾广圻校廖寅刻本。
《国语辞典》: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拼音:lán tíng jí xù
文章名。东晋王羲之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赋诗,羲之自为作序,以申其志。序中记叙兰亭景色之美,聚会之欢,抒好景不长,叹生死无常。简称为〈兰亭序〉。
《国语辞典》:游心骋目(游心骋目)  拼音:yóu xīn chěng mù
纵情品览,极目远眺。宋。吴潜〈哨遍。在晋永和〉词:「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