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9,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侯叔献(字 景仁 )
王宗望(字 磻叟 )
吕景初(字 冲之 )
黄若水
马仲甫(字 子山 别称 能吏 )
范子奇(字 中济 )
蔡若水
耶律挞不也(字 撒班 漆水郡王 )
吕公孺(字 稚卿 )
蔡少水
宋昌言(字 仲谟 )
李复(字 履中 世称 潏水先生 )
谢卿材(字 仲适 )
孔平仲(字 义甫、毅父 )
其它辞典(续上)
耶律海里(字 留隐 漆水郡王 )侯叔献(字 景仁 )
王宗望(字 磻叟 )
吕景初(字 冲之 )
黄若水
马仲甫(字 子山 别称 能吏 )
范子奇(字 中济 )
蔡若水
耶律挞不也(字 撒班 漆水郡王 )
吕公孺(字 稚卿 )
蔡少水
宋昌言(字 仲谟 )
李复(字 履中 世称 潏水先生 )
谢卿材(字 仲适 )
孔平仲(字 义甫、毅父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人,字留隐。俭素,不喜声利,为南院大王十余年,御宋曹彬军有功。封漆水郡王。迁上京留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76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景仁。仁宗庆历间进士。神宗熙宁初行新法,被遣行诸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为秘书丞,建言引汴灌田,诏以提举开封府界常平行之。又倡引汴水淤田,祥符、中牟之民被水患,都水监或以为非。熙宁三年权都水监丞,六年理提点刑狱资序。累官两浙常平使兼都水监,相地利,引樊山水灌田四十万顷。迁河北水陆转运、判都水监。全宋文·卷一○四九
侯叔献(?——一○七六),字景仁,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庆历中举进士。熙宁初知安远县,迁秘书丞。二年,提举两浙路常平,寻徙开封府界提举常平。加太常博士,同京西巡辖斗门。三年,权都水监丞,为屯田员外郎。八年,改度支员外郎,迁工部郎中。九年三月以疾卒。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食货七之一九、食货六五之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四、二四七、二六四、二七三,《韩南阳集》卷一七叔献制词,《万姓统谱》卷六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99 【介绍】: 宋光州固始人,字磻叟。以荫入仕。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哲宗即位,行赦赏军,时万州军士旬余未获赏而谋乱,宗望急赴其地,先命给赏,后斩乱首。后为江淮发运使,开支氏渠,公私便利。官终集贤殿修撰、知郓州。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王宗望,字磻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以荫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哲宗即位,历仓部郎中、司农少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代吴安持为都水使者,导河东流,加直龙图阁、河北都转运使,擢工部侍郎。后以集贤殿修撰知郓州,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食货四七之三、方域一五之一八、方域一五之二一,《宋史新编》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酸枣人,字冲之。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登进士第。累官殿中侍御史,尝奏疏论冗兵之弊。以弹劾梁适、刘宗孟事不实,出通判江宁府,徙知衡州。复召还台,迁右司谏,安抚河北。累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全宋文·卷一○四一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今河南延津)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签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至和初为殿中侍御史。迁右司谏,安抚河北,嘉祐三年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尚书刑部,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未入谢而病卒。《宋史》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四年(1059)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无为军庐江人,字子山。马亮子。举进士。知登封县。累官天章阁待制,知瀛、秦、亳、许、扬五州,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复知扬州。所至兴利除害,时称能吏。提举崇禧观卒。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马仲甫,子子山,庐江(今安徽合肥)人,亮子。举进士,知登封县,通判赵州,知台州,为度支判官。使淮南,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秦州。熙宁初,守亳、许、扬三州,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复为扬州,提举崇禧观,卒。《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人,字中济。范雍孙。以荫为签书并州判官。神宗时授户部判官,为湖南转运副使,建言梅山蛮恃险为边患,宜拓取之。后章惇开五溪,议由此起。哲宗元祐间,权户部侍郎,删酒户苛禁及奴婢告主给赏法。寻出知庆州,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人乐为其用。官终吏部侍郎。卒年六十三。全宋诗
范子奇(一○三五~一○九七),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雍孙。以荫为签书并州判官。神宗熙宁初,授户部判官,为湖南转运副使。迁河东、陕西、河北、京东四路转运使。哲宗元祐初,除将作监、司农卿。出知晋州(《彭城集》卷二一《提举西京崇福宫范子奇知晋州制》)、郑州、河阳、庆州。绍圣元年(一○九四),除宝文阁待制。四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二、四八九),年六十三。《宋史》卷二八八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八○八
范子奇(一○三五——一○九七),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宗杰子。以祖雍荫,签书并州判官。熙宁中,历户部判官,湖南转运副使、判将作监、河东、陕西转运使。元丰中,历工部、左司二郎中,加直龙图阁、河北转运使。元祐初,为将作监、司农少卿,复为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除集贤殿修撰,召权户部侍郎,出知庆州。入为吏部侍郎,加宝文阁待制。绍圣四年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八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若水,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知建昌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 【介绍】: 辽皇族,字撒班。道宗清宁中补牌印郎中,以平耶律重元功,知点检司事。大康初,授北院宣徽使。知耶律乙辛谋害太子事,欲杀乙辛及其党人。反遭诬陷,谓参与废立之谋,被害。天祚时,追封漆水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稚卿。吕公著弟。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历知泽、颍、庐、常四州,累改陕西转运使。神宗元丰初知永兴军,徙河阳,平洛口兵变。哲宗时迁刑部侍郎、知开封府,为政明恕。官终户部尚书。卒年七十。全宋文·卷一三六一
吕公孺(一○二一——一○九○),字稚卿,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幼子。仁宗时任奉礼郎,赐进士出身。判吏部南曹,知泽、颍、庐、常四州,提点福建、河北路刑狱,入为开封府推官。判都水监,改陕西转运使。知渭州,徙郓州。熙宁十年坐失入死罪,责知蔡州。元丰初,知永兴军,二年徙河阳。四年五月知审官东院,十一月出知秦州。以与李宪不和,徙相州,更陈、杭、郑、瀛四州。元祐初加龙图阁直学士,二年五月任秘书监,三年迁刑部侍郎,知开封府,四年擢户部尚书。五年三月以病提举醴泉观,同月卒,年七十。著有诗集、奏议二十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九,《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附传、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四年(1071)任广德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仲谟。宋敏求族弟。以荫为泽州司理参军,决案有绩。迁河阴发运判官,擢都水监丞。神宗熙宁初,诏理提点刑狱资序,迁开封府推官,同判都水监。官终少府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全宋诗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为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祐、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后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 李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潏水集》为底本,参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藏北京图书馆,简称文津阁本)和残存《永乐大典》中李复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六二三
李复(一○五二——?),字履中,本贯开封,徙家京兆,遂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丰二年登进士,归里。五年,摄夏阳令,又尝为耀州教授。元祐、绍圣间,官于潞州。元符二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崇宁初,累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改知郑州,又改陈州。四年,移冀州,其秋除河东转运副使。以抗论迕童贯辈,罢职奉祠。又尝知夔州,再任提点云台观,累加集贤殿修撰。高宗立,以复旧德知兵,强起为秦凤路经略使,守秦州空城,时年已七十馀。建炎二年初,金人陷秦州,复降,死于金国。复尝从张载游,于书无所不读,又工诗,学者称潏水先生,著有《潏水集》四十卷。其事迹散见于本集及诸书,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一四、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二《潏水集》条辑述最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八)。曾知抚州临川县,王安石举于朝(《临川集》卷四○《举谢卿材充升擢任使状》)。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比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元丰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历福建等路转运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四以下各卷)。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熙宁二年为比部员外郎,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元丰七年知福州,元祐间为河北、河东、京东等路转运使,七年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八年知相州。累官朝散大夫。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三七四、四一五、四五四、四七一、四七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金石萃编》卷一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义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又应制科。以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哲宗绍圣中,言者谓其元祐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贬知衡州。元符二年,提举劾其违常平法,责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于史学,工文词,与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孔氏谈苑》、《续世说》、《良世事證》、《释稗》、《诗戏》、《朝散集》(编入《清江三孔集》)。全宋诗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中为密州教授(本集《常山四诗》序)。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都水监勾当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召试学士院。二年擢秘书丞、集贤校理。三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后迁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三八○、四○七、四○九、四八三)。绍圣中坐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又以不推行常平法,失陷官米钱,责惠州别驾,英州安置。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元祐党籍落职,管勾兖州景灵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四○作太极观),卒。平仲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释稗》等。诗文集已散佚,南宋王𨗨收辑为二十一卷,其中诗九卷,刊入《清江三孔集》;民国初年胡思敬校编为《朝散集》,刊入《豫章丛书》。《宋史》卷三四四有传。孔平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朝散集》(简称豫章本)、明钞残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宋诗钞》(简称诗钞)。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二七二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文仲、武仲弟。治平二年举进士,又应制科,为秘书丞、集贤校理。文仲卒,归葬南康,诏以为江东转运判官护葬事。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绍圣中,言者诋其元祐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提举劾其不推行常平法,徙韶州,又责为惠州别驾、安置英州。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主管兖州景灵宫,卒。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十二卷、《孔子杂说》一卷、《释裨》一卷及《珩璜新论》、《良史事證》等。《宋史》卷三四四《孔文仲传》有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