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水浸
彦周诗话:李氏女者,字少云,夲士族,尝适人,夫死无子,弃家著道士服,往来江淮间。仆顷年见之金陵,其诗有云: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殊无脂泽气。隋炀帝望江南词:水浸寒光铺枕簟,浪摇晴影走金蛇。
分类:水浸
《骈字类编》:水复(水复)
宋 陆游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骈字类编》:潞水
金史河渠志:金都于燕,东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河、白莲泽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元史文宗纪:我师与辽东军夹潞水而阵,辽东宵遁,我师渡而袭之 地理通释:蓟州渔阳县有鲍丘水,又名潞水。檀州密云县有潞水,自塞外流入。
《高级汉语词典》:水合 拼音:shuǐ hé
使某物吸收水,与水结合或者与氢及氢氧根按二者生成水的比例结合(如借化学反应或吸附);使…水合
《國語辭典》:水性 拼音:shuǐ xìng
1.水的特性。《后汉书。卷三○上。苏竟杨厚列传。苏竟》:「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臣等窃谓河流转徙,乃其常事;水性就下,固无一定。」
2.游泳、泅水的技能。《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庞德。」《镜花缘》第一三回:「婢子因思:『人生同一血肉之躯,他人既能熟谙水性,将身入海,我亦人身,何以不能?』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在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3.比喻没有主见。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
4.像水一样可以随意方圆,无定性。比喻善变而用情不专。《水浒传》第八一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自古道:『妇人水性无常。』况烟火之辈,少真多假。」
2.游泳、泅水的技能。《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仓素知水性,又在荆州住了数年,愈加惯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庞德。」《镜花缘》第一三回:「婢子因思:『人生同一血肉之躯,他人既能熟谙水性,将身入海,我亦人身,何以不能?』因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在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
3.比喻没有主见。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
4.像水一样可以随意方圆,无定性。比喻善变而用情不专。《水浒传》第八一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自古道:『妇人水性无常。』况烟火之辈,少真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