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3,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服水土
纯水
背水战
水钻
水选
水商
水筛
灊水
泡水
余水
杅水
赭水
早水
泔水
雚水
《国语辞典》:服水土  拼音:fú shuǐ tǔ
习惯于一地的气候水土与环境,因而对其身体的有害影响随之减轻。
《国语辞典》:纯水(纯水)  拼音:chún shuǐ
指完全净纯的水,无色、无味,不含杂质的水。一般存于自然界的水皆含杂质,纯水须经人工处理所得。
《漢語大詞典》:背水战(背水戰)
背靠着水作战,后无退路。比喻决一死战。后汉书·铫期传:“时 铜马 数十万众入 清阳 、 博平 , 期 与诸将迎击之,连战不利, 期 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张国樑传》:“ 九洑洲 之役,公作背水战, 四眼狗 率众数十万迎我军於 江 滸。”亦作“ 背水一战 ”。 宋 秦观 《将帅》:“ 韩信 之击 赵 ,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 赵王 歇 ,斩 成安君 ,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想了想,觉得现在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参见“ 背水阵 ”。
《國語辭典》:背水阵(背水陣)  拼音:bèi shuǐ zhèn
背水列阵,使士兵前临大敌,后无退路而拼死作战的阵法。汉韩信即以此阵击溃赵军。《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望见而大笑。」
《国语辞典》:水钻(水钻)  拼音:shuǐ zuàn
一种矿石。参见「金刚石」条。
《国语辞典》:水选(水选)  拼音:shuǐ xuǎn
一种混合物的分离法。利用对水比重的不同,将物品加水搅动,比重大者下沉,比重轻者上浮,使二者分离,便于选取。
《国语辞典》:水商  拼音:shuǐ shāng
明代所立,专买内商引盐,运销各地,官府为总其数,给以水票,故称为「水商」。
分类:运销官府
《国语辞典》:水筛(水筛)  拼音:shuǐ shāi
植物名。水鳖科篑药属,一年生沉水草本。丛生,叶线状披针形,基部略抱茎。夏秋间,透出水面开白花,花瓣三枚,线形。多生于水田池沟等的浅水底,可做鱼饲料。也称为「日本篑藻」。
《国语辞典》:灊水  拼音:qián shuǐ
河川名。位于四川省境内。参见「渠江」条。
《国语辞典》:泡水  拼音:pào shuǐ
浸泡在水中。如:「接连几天下大雨,许多农作物因泡水过久而腐烂。」
分类:浸泡水中
《高级汉语词典》:余水
剩余的水
《漢語大詞典》:杅水
犹杯水。后汉书·明帝纪:“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 李贤 注:“《説文》曰:‘杅,饮器。’音于。”《梁书·处士传·刘歊》:“勿设祭饗,勿置几筵,无用 茅君 之虚座, 伯夷 之杅水。”南史·顾宪之传:“ 汉明帝 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 范史云 列士之高,亦奠以寒水乾饭。”
分類:杯水
《骈字类编》:赭水
水经注:赭水出棘阳县北,数源并发,南流径小赭乡,谓之小赭水。世祖建武二年,成安侯臧宫从上击赭也。东源方七八步,腾涌若沸,故世名之腾沸水。南流径于赭乡,谓之赭水。建武二年,祭遵引兵南击董诉于赭乡,以水氏县,故有赭阳之名也。地理志曰:县有赭水。王莽曰:阳城也。汉哀帝改为顺阳。建武二年,更封安阳侯朱祐为赭阳侯。赭水县堨以为陂,东西夹冈水,相去五六里,古今断罔两舌。都水潭涨,南北一十馀里,水㳏南溃,下注为湾。湾分为二,西为赭水,东为荥源。赭水参差,流结两湖,故有东陂西陂之名。二陂所导,俱水枝分,东南至会口入泚,是以地理志云泚水赭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称故也。
《漢語大詞典》:早水
头水。指事物最早出现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又有七月采者,谓之早水,拳缩而小,盖附子之未成者。”
《國語辭典》:泔水  拼音:gān shuǐ
淘米、洗菜或刷洗锅碗后的水。泛指用过的脏水。《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大盆的饭都倒在泔水瓮里,还恐怕喂了猪便宜了主人,都倒在阴沟里面,流出去了。」
分類:淘米洗刷
《漢語大詞典》:雚水
传说中的水名。吕氏春秋·本味:“ 雚水 之鱼,名曰鰩,其状若鲤而有翼。” 高诱 注:“ 雚水 在西极。” 陈奇猷 集释:“《御览》九百三十九引作‘灌’,《西山经》作‘观’,均与‘雚’为通假。”
分類: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