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烧水
水绵
水权
鄢水
油水
鱼水情
洸水
反水
赴水火
椒水
瓠水
狄水
矾水
滀水
奇水
《国语辞典》:烧水(烧水)  拼音:shāo shuǐ
1.将水加热。如:「他用水壶烧水来泡咖啡。」
2.热水。如:「他用烧水泡面充饥。」
《国语辞典》:水绵(水绵)  拼音:shuǐ mián
一种绿藻类植物。丝状体圆柱形,表面黏滑,常成堆地浮在水面。细胞内有叶绿体,呈带状,为常见的淡水生物。
《国语辞典》:水权(水权)  拼音:shuǐ quán
系指对于地面水或地下水,依法取得使用或收益之权。
《国语辞典》:鄢水  拼音:yān shuǐ
河川名。位于湖北省境内,源出南漳县西的康狼山,东流至宜城县南,后分为二支,各入汉水。
《國語辭典》:油水  拼音:yóu shuǐ
1.比喻东西的精华。
2.比喻可以剽窃或沾润的利益、好处。《水浒传》第三六回:「那人立在侧边,偷眼睃著,见他包裹沉重,有些油水,心内自有八分欢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莫非西村里那桩官司,你瞒了我得些油水,银子多了,所以耍阔起来,也想顽顽了。」
《國語辭典》:鱼水情(魚水情)  拼音:yú shuǐ qíng
形容彼此情谊非常亲密,有如鱼水相谐。如:「军中弟兄们的感情,就如鱼水情一般亲密。」
《骈字类编》:洸水
水绥泗水北山,西南径鲁县北,又西过瑕丘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漷冰从东来注之。又南过平阳县,又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北西来流注之。明一统志:洸水在兖州府宁阳县西三里,即汶水反流南,经府城西北,又西至济南州,入会通河。
《漢語大詞典》:反水
(1).叛变。 茅盾 《动摇》十:“县长受有密令,要解散党部,工会和农会;已经派警备队下乡捉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又要反水了,正月来的账,要打总的算一算呢!”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三章:“他们的前任 江西 督军,反水过来当了军长的 方本仁 ,在一起挤过浮桥时,一家伙跌下了水。”
(2).反攻倒算。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六章:“对,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反水。”
分類:叛变
《漢語大詞典》:赴水火
犹言赴汤蹈火。比喻冒险犯难。荀子·议兵:“以 桀 诈 尧 ,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分類:赴汤蹈火
《骈字类编》:椒水
水经:淮水又北,左合椒水。黄庭坚招子高兼简常甫世弼诗:问之忧椒水,心虑极无聊。
《骈字类编》:瓠水
徐陵长干寺众食碑:假使桑林不雨,瓠水扬波,犹厌稻粱,永无饥乏。
《漢語大詞典》:狄水
河流名。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八:“ 孔子 临 狄水 而歌曰: 狄水 衍兮风扬波。”
《漢語大詞典》:矾水(礬水)
(1).见“ 矾山水 ”。
(2).溶明矾的水。
分類:明矾
《漢語大詞典》:矾山水(礬山水)
称农历六月中旬的 黄河 水。 唐 韩偓 《水衡记》:“ 黄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矾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冰坚晚泮,逮乎盛夏,消释方尽,而沃荡山石,水带矾腥,併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亦省作“ 矾水 ”。宋史·河渠志五:“自 庆历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时,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顺三年矣,设復矾水暴涨,则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漢語大詞典》:滀水
(1).蓄积的水。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賑贷以赡不足,通滀水,出轻繫,使民务时也。”
(2).湍急的水。《后汉书·公孙瓒传》:“日穷月急,不遑啟处。鸟戹归人,滀水陵高,汝当碎首於 张燕 ,驰骤以告急。” 李贤 注:“滀音丑六反,喻急也。”
分類:湍急蓄积
《漢語大詞典》:奇水
谓无云而降之雨。 宋 陶谷 清异录·奇水:“雨无云而降,非龙而作,号为奇水。”
分類: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