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95,分293页显示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陈
水汊
水壁
水瓜
水龟
水壶
水舰
水旺
水体
水藤
水梭花
水蚀
水蛇
水瓢
水臬
《漢語大詞典》:水陈(水陳)
见“ 水阵 ”。
《漢語大詞典》:水阵(水陣)
亦作“ 水陈 ”。
(1).用于水上作战的战斗队形。《孙膑兵法·十阵》:“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水阵者,所以倀固也。”
(2).指象征五行之一的水的阵势。古代术士常以五行之说分析敌对双方的阵势,借以推断胜负。北史·艺术传上·许遵:“ 遵 谓 李业兴 曰:‘贼为水陈,我为火陈,水胜火,我必败。’”
《國語辭典》:水汊  拼音:shuǐ chà
支流。《水浒传》第一九回:「原来这石碣村湖泊,正傍著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芦苇草荡。」
《骈字类编》:水壁
画史:曹仁熙水,古今无及。四幅图,内中心一笔,长丈馀,自此分去。高邮有水壁院。
《骈字类编》:水瓜
曹植请祭先王表:臣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羊猪牛,臣能自办者,臣县自有。先王喜鳆。臣前以表得徐州臧霸鳆百枚,足自供事,请水瓜五枚。
《骈字类编》:水龟(水龟)
尔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疏:水龟,生水中者。
《國語辭典》:水壶(水壺)  拼音:shuǐ hú
装水的器具。
《韵府拾遗 豏韵》:水舰(水舰)
宋书武帝纪:孙季高受命而行,遣王仲德以水舰二百于吉阳下断之。
《韵府拾遗 漾韵》:水旺
见上。
《国语辞典》:水体(水体)  拼音:shuǐ tǐ
存在于溪、河、湖、海或其他体系内之全部或部分之水,常具有不同的用途。
《骈字类编》:水藤
齐民要术:顾微广州记曰:莉如栟榈,破其外青皮,得白心,即萪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
《漢語大詞典》:水梭花
鱼的隐称。僧人素食,讳言荤腥之名,因鱼往来水中,形似穿梭,故称。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人常笑之。”
《國語辭典》:水蚀(水蝕)  拼音:shuǐ shí
水的侵蚀作用。指由于水的冲击与溶解,造成土壤流失、岩石剥落等现象。
《國語辭典》:水蛇  拼音:shuǐ shé
动物名。爬虫纲有鳞目。头呈圆形,大如鳝,皮黄黑色,有缬纹,某些为无毒,栖息于水中。
分類:水中
《國語辭典》:水瓢  拼音:shuǐ piáo
被剖成两半,用以勺水、盛水的瓢杓子。
《漢語大詞典》:水臬
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制无细而不协於规景,作无微而不违於水臬。” 李善 注:“周礼:‘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其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郑玄 曰:‘於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也。槷,古文臬,假借字也。於所平之地中,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眡之其景,将以正四方。’” 张铣 注:“水臬,水平也。” 唐 李白 《明堂赋》:“乃準水臬,攒云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