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玻璃 拼音:bō li
用白砂、石灰石、碳酸钠、碳酸钾等混合起来,加高热融熔,冷却后制成的坚硬物质。有透明与半透明两种,可以制成镜子、窗户等各种用具。
《漢語大詞典》:玉镜(玉鏡)
(1).玉磨成的镜子。《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有膂力,能担白虎橦,自製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
(2).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 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 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 秦帝 沦玉镜, 留侯 降氛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首荐,诸君亦合同登。”
(3).比喻明月。 唐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诗:“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宋 杨万里 《月夜观雪》诗:“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掛青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阑干露湿人犹凭,贪看玉镜。”《红楼梦》第四八回:“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掛冰盘。”
(4).比喻明静的水面。 唐 李白 《陪族叔晔游洞庭湖》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杨万里 《池亭》诗:“揩磨一玉镜,上下两青天。”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金屏匝地轴,玉镜开天容。”
(5).指婚娶的聘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这分明,是 温 家勾凤引鸞的玉镜。”《群音类选·玉丸记·病起成亲》:“追往昔玉镜亲收,喜今日东牀堪选。”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词》诗之十一:“却教惭愧 朱 陈 好,玉镜 温郎 第二流。”参见“ 玉镜臺 ”。
(2).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 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 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 秦帝 沦玉镜, 留侯 降氛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首荐,诸君亦合同登。”
(3).比喻明月。 唐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诗:“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宋 杨万里 《月夜观雪》诗:“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掛青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阑干露湿人犹凭,贪看玉镜。”《红楼梦》第四八回:“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掛冰盘。”
(4).比喻明静的水面。 唐 李白 《陪族叔晔游洞庭湖》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杨万里 《池亭》诗:“揩磨一玉镜,上下两青天。”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金屏匝地轴,玉镜开天容。”
(5).指婚娶的聘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这分明,是 温 家勾凤引鸞的玉镜。”《群音类选·玉丸记·病起成亲》:“追往昔玉镜亲收,喜今日东牀堪选。”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词》诗之十一:“却教惭愧 朱 陈 好,玉镜 温郎 第二流。”参见“ 玉镜臺 ”。
《國語辭典》:明鉴(明鑑) 拼音:míng jiàn
1.明镜。《新唐书。卷一二二。列传。魏元忠》:「夫明鉴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2.明察、识见高远。如:「法官判事要明鉴秋毫,才不会造成冤狱。」《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3.明显的前例,可为今日所取法、借镜。《明史。卷三二○。外国列传一。朝鲜》:「苟阙斯二者,而徒事佛求福,梁武之事,可为明鉴。」
2.明察、识见高远。如:「法官判事要明鉴秋毫,才不会造成冤狱。」《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3.明显的前例,可为今日所取法、借镜。《明史。卷三二○。外国列传一。朝鲜》:「苟阙斯二者,而徒事佛求福,梁武之事,可为明鉴。」
《國語辭典》:明鉴(明鑒) 拼音:míng jiàn
1.明镜。
2.喻见解清晰,见识高明。《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晋。孙楚〈雁门太守牵招碑〉:「明鉴达于世变,弓毅足以致远。」
3.往事的成败,可为今日取法或借镜者。《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逝习之权,复相扇结。」
4.常用的提称语,请人明察的意思,可用于口语或书信。《文明小史》第三回:「大人明鉴,他们已动了众,卑职一人怎么说得过他?」
2.喻见解清晰,见识高明。《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杨俊传》:「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晋。孙楚〈雁门太守牵招碑〉:「明鉴达于世变,弓毅足以致远。」
3.往事的成败,可为今日取法或借镜者。《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逝习之权,复相扇结。」
4.常用的提称语,请人明察的意思,可用于口语或书信。《文明小史》第三回:「大人明鉴,他们已动了众,卑职一人怎么说得过他?」
《漢語大詞典》:鲸背(鯨背)
借指水面。 唐 刘禹锡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明 李东阳 《采石登谪仙楼》诗:“我怀古人坐不寐,鲸背之子神仙标。” 清 黄宗羲 《〈钱退山诗文〉序》:“ 退山 飘零鲸背,与蜑户鯷人共夫烟火。”
分類:水面
《國語辭典》:一片 拼音:yī piàn
1.表数量。平而薄的东西一张或一块。宋。戴炳 夜过鉴湖诗:「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儒林外史》第六回:「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著吃了几片。」
2.形容连绵成片状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涣 凉州词诗二首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一阵。《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言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把城门大白日关了,闹成一片。」
4.形容声音㳽漫空间中。《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冯主事的哥哥正在那里看书,听得外面一片人声喧嚷,知道事情不妥。」
5.言语一段。如:「一片谎言」。《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十三妹听了邓九公要拉那先生帮著劝解,又不知惹出他一片甚么谈吐来。」
6.一番。用于心情、心意。如:「一片心意」。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
2.形容连绵成片状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涣 凉州词诗二首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一阵。《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言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把城门大白日关了,闹成一片。」
4.形容声音㳽漫空间中。《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冯主事的哥哥正在那里看书,听得外面一片人声喧嚷,知道事情不妥。」
5.言语一段。如:「一片谎言」。《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十三妹听了邓九公要拉那先生帮著劝解,又不知惹出他一片甚么谈吐来。」
6.一番。用于心情、心意。如:「一片心意」。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