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71,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地气
凉气
阳气
声气
壮气
二气
气寒
朔气
气合
龙气
气吞
精气
增气
道气
宝气
《漢語大詞典》:地气(地氣)
(1).地中之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漆:“﹝漆器﹞若不揩拭者,地气蒸热,徧上生衣,厚润彻胶,便皱。”
(2).犹气候。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鸜鵒不踰 济 ,貉踰 汶 则死。此地气然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今 江 湖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 淮 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郑泽 《暮秋见雪》诗:“南中地气煖,初冬未重衣。”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老于 北京 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
(3).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北平》:“ 胡 主起自沙漠,立国在 燕 ,及是百年,地气已尽。”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 骆宾基 《父女俩》五:“ 邢老汉 ……自言自语地说:‘ 油庄 的地气算完了!’”
(4).指大气层。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每见大流星曳长光或大火球,经过地气之上层……此必地气外之物,偶入地气中而发光也。”
《國語辭典》:凉气(涼氣)  拼音:liáng qì
秋气、寒气。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七:「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宋。梅尧臣吴长文紫微见过〉诗:「近因秋雨来,纤纤有凉气。」
《國語辭典》:阳气(陽氣)  拼音:yáng qì
1.春天阳光重回大地的气息。《大戴礼记。夏小正》:「曰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汉。枚乘〈七发〉:「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
2.活人所散发出的生命力。相对于阴气而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小道摄召亡魂渡桥来相会,却是只好留一个亲人守著,人多了阳气盛,便不得来。」
3.泛称刚强气质。相对于阴柔气质而言。汉。桓宽《盐铁论。轻重》:「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國語辭典》:声气(聲氣)  拼音:shēng qì
1.声音和气息。《易经。乾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
2.声音、言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生来在父母身边,如珠似玉,何曾听得这般声气?」《红楼梦》第六四回:「这好一会我们没进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声气也听不见。」
《國語辭典》:壮气(壯氣)  拼音:zhuàng qì
雄壮的气概。《文选。徐敬业。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少壮负壮气,耿介立冲冠。」《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先主曰:『朕正欲观汝壮气。』即命关兴前往。」
《國語辭典》:二气(二氣)  拼音:èr qì
1.阴气和阳气。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一〉:「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2.气不协调。《淮南子。说山》:「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
分類:二气节气
《高级汉语词典》:气寒
气恼至极点
分类:气寒
《國語辭典》:朔气(朔氣)  拼音:shuò qì
1.节气。《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句下唐。贾公彦。疏:「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
2.北方的寒气。《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漢語大詞典》:气合(氣合)
意气相投。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南謁 裴施州 ,气合无险僻。”《三国志平话》卷上:“﹝ 张飞 ﹞邀 德公 同坐,三盃酒罢,三人同宿昔交,便气合。”
分類:意气相投
《漢語大詞典》:龙气(龍氣)
(1).龙脑香的香气。 唐 温庭筠 《阳春曲》:“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 凝暉阁 。” 顾嗣立 补注:“ 徐 注:《梁四公记》:西海出龙脑香。”
(2).《易·乾》:“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 元 张翥 《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诗:“雨归龙气溼,晴浴鹤媒骄。” 元 顾瑛 《芝云堂以风林纤月落分韵得纤字》:“龙气当天河皷溼,翠痕浮树月钩纤。”
(3).指帝王之气。旧唐书·玄宗纪上:“上所居宅外有水池,浸溢顷餘,望气者以为龙气。” 明 徐渭 《亚夫墓》诗:“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已占龙气成天子,却幸 鸿门 败乃公。”参见“ 龙虎气 ”。
《漢語大詞典》:龙虎气(龍虎氣)
(1).王气;天子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宋 陈与义 《和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参见“ 龙虎 ”。
(2).兵气;兵戎之气。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一:“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羣。”按,此指龙虎军之气。 元 王逢 《无题》诗之三:“ 滦水 天迴龙虎气, 榆林 风逐马驼声。”
(3).丹气。炼丹时产生的气。 元 叶广居 《题西泠隐居》诗:“丹井夜交龙虎气,碧霄春躡凤凰翎。”
《漢語大詞典》:气吞(氣吞)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宋 陆游 《雨三日歌》:“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清 恽敬 《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
《國語辭典》:精气(精氣)  拼音:jīng qì
1.天地间的灵气。《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2.人体的元气。《汉书。卷三○。艺文志》:「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
3.专诚之气。汉。王充《论衡。感虚》:「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
《骈字类编》:增气(增气)
唐 杜甫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漢語大詞典》:道气(道氣)
(1).僧道修行的功夫。 唐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诗:“从哭 李 来伤道气,自亡 元 后减诗情。”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诗:“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暗笑道:‘老和尚平日有些道气,再不如此昏倦。’”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三:“你的道气不浅,盼你别把自己耽误了。”
(2).超凡脱俗的气质。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法师萧然道气,卓矣僊才。” 唐 杜甫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鹦鹉事相同:“ 武后 所放鸚鵡有道气, 高宗 所放鸚鵡有义气。”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往河南学者幕》诗之二:“文字真詮近,鬚眉道气浓。”
摄气运息。古代的一种养生术。《西王母传》:“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
《國語辭典》:宝气(寶氣)  拼音:bǎo qì
1.珠宝散发出来的光气。如:「一进珠宝店,不是珠光,就是宝气。」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每云阴月黑,辄见空中朗然悬一星,共相诧异,辗转寻视,乃见光自溪中出。知为宝气,画计取之。得一蚌,横径四五寸,剖视得二珠。」
2.骂人的话。笑人故意做作,假装痴呆。如:「他那一身的宝气,令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