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83,分146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气鬼
小气候
小淘气儿
心正气和
心平气和
心浮气粗
心浮气盛
心高气傲
心平气定
斜气
心粗气浮
心包积气
怒气冲发
怒气攻心
怒气填胸
《國語辭典》:小气鬼(小氣鬼)  拼音:xiǎo qì guǐ
度量狭窄或吝啬的人。多用于讽刺或骂人。如:「弟弟跟你要一块糖,你都不给,真是个小气鬼!」
《國語辭典》:吝啬鬼(吝嗇鬼)  拼音:lìn sè guǐ
小气、舍不得花费的人。如:「他真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漢語大詞典》:小气候(小氣候)
(1).由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均一或人类与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 黄宗英 《大雁情·她》:“它(指杨树)树种繁多,宜旱宜涝,抗风固沙。它能渐渐改变小气候,能快快献出好木材。”
(2).比喻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环境、条件等。《人民日报》1986.11.27:“ 北京市 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通向世界,并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欢迎海外人士前来合作。”
《漢語大詞典》:小淘气儿(小淘氣兒)
对乖觉顽皮的孩子的昵称。 清 无名氏 《北京儿歌》:“小淘气儿,跳钻钻儿,脑瓜儿上,梳着个小腊千儿。” 老舍 《赵子曰》三:“ 李景纯 一手托着腮,静静的看着炉中的火苗一跳一跳好象几个小淘气儿吐着小红舌头嬉皮笑脸的笑。”
《分类字锦》:心正气和(心正气和)
文房四谱唐太宗笔法云攻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怡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元妙
分类:宸翰
《國語辭典》:心平气和(心平氣和)  拼音:xīn píng qì hé
心气平和,不急不怒。《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吕祖谦传》:「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的官,也不自今日为始了。这件事我碰著了,倒还是心平气和。」也作「心平静气」、「心平气定」、「心和气平」。
《漢語大詞典》:心浮气粗(心浮氣粗)
见“ 心粗气浮 ”。
《國語辭典》:心粗气浮(心粗氣浮)  拼音:xīn cū qì fú
粗率浮躁,行事不加考虑。《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人,开口便说:『大人,你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
分類:性情浮躁
《漢語大詞典》:心浮气盛(心浮氣盛)
形容性格浮躁,态度傲慢。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好在还没惹出什么大祸,我后来就不敢再这样心浮气盛了。”
《國語辭典》:心高气傲(心高氣傲)  拼音:xīn gāo qì ào
因自视过高而盛气凌人。《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他到任之后,靠著自己内有奥援,总有点心高气傲。」也作「心高气硬」。
《國語辭典》:心平气定(心平氣定)  拼音:xīn píng qì dìng
心气平和,不急不怒。三国魏。阮籍 乐论:「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也作「心平气和」。
《漢語大詞典》:斜气(斜氣)
(1).犹邪气,不正之气。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中宗》:“所以纱帽至今还有斜气。”
(2).方言。了不得。 邹韬奋 《道听途说》:“后来他讲到了《生活》周刊,指着报摊上那一厚迭《生活》笑着说道:‘这家报斜气!’”
《國語辭典》:心粗气浮(心粗氣浮)  拼音:xīn cū qì fú
粗率浮躁,行事不加考虑。《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人,开口便说:『大人,你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
分類:性情浮躁
《高级汉语词典》:心包积气  拼音:xīn bāo jī qì
心包囊内积有空气或其他气体
《国语辞典》:怒气冲发(怒气冲发)  拼音:nù qì chōng fā
形容极度愤怒、激动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周瑜怒气冲发,金疮崩裂,以致口中喷血。」
分类:愤怒激动
《国语辞典》:怒气攻心(怒气攻心)  拼音:nù qì gōng xīn
忿怒之气直攻心扉。形容盛怒。《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听了这一句话,怒气攻心,大叫一声,望后便倒。」
《国语辞典》:怒气填胸(怒气填胸)  拼音:nù qì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怒气。形容非常气愤、忿怒。《三国演义》第九回:「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些笑颜也没有,一句閒话也不说,却像个怒气填胸,寻事发作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