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71,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硬正气
趾高气扬
油气田
英雄气短
饮气吞声
志满气得
志满气骄
硬声硬气
迎日步气
迎气五郊
营气
逐气寻香
逐气参差
壮气凌云
转矢气
《漢語大詞典》:硬正气(硬正氣)
坚强;有骨气。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就凭你这么连点硬正气儿都没有啊,没有一个姑娘看得上你!”
《國語辭典》:趾高气扬(趾高氣揚)  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走路脚抬得很高,十分神气。语本《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后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花月痕》第一二回:「他趾高气扬,全不照管,便栽了一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正说话时,便来了两个人,都是趾高气扬的。」也作「足高气扬」。
《高级汉语词典》:油气田  拼音:yóu qì tián
一片在钻井后能生产石油或天然气的多孔沉积岩
《國語辭典》:英雄气短(英雄氣短)  拼音:yīng xióng qì duǎn
宋代苏丕年少时应试礼部不中,因说:「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拂袖而去。见《尚友录》卷三。后以英雄气短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于儿女私情而丧失进取心。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五出:「伤秋赋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谁家,惹得双眉斗,英雄气短偏憔瘦。」也作「英雄短气」。
《國語辭典》:饮气吞声(飲氣吞聲)  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形容含怨抱恨而无法表态发泄。参见「饮恨吞声」条。南朝梁。任孝恭 为汝南王檄魏文:「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元。张养浩〈寨儿令。乾送行〉曲:「带行人所望无成,管伴使饮气吞声,水和山应也恨,来与去不曾停。」
《國語辭典》:志满气得(志滿氣得)  拼音:zhì mǎn qì dé
因志向完满达成而显得神气、得意的样子。唐。韩愈与崔群书〉:「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
分類:志得意满
《漢語大詞典》:志满气骄(志滿氣驕)
见“ 志骄意满 ”。
《國語辭典》:志骄意满(志驕意滿)  拼音:zhì jiāo yì mǎn
形容骄傲自满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忌。」
分類:得意骄傲
《漢語大詞典》:硬声硬气(硬聲硬氣)
形容说话语气生硬。 段荃法 《凌红蝶》:“ 景雷 硬声硬气地说:‘谁也没说不愿给你洗衣服。’”
《漢語大詞典》:迎日步气(迎日步氣)
见“ 迎日推筴 ”。
《漢語大詞典》:迎日推筴
谓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获宝鼎,迎日推筴。” 裴駰 集解:“ 晋灼 曰:‘策,数也,迎数之也。’ 瓚 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 司马贞 索隐:“《封禪书》曰:‘ 黄帝 得宝鼎神策。’下云‘於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 唐 独孤及 《庆鸿铭颂》:“遂迎日推筴,布庆行赐。”亦作“ 迎日推策 ”、“ 迎日步气 ”。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迎日步气,以追寒暑之序。”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古宪论:“ 黄帝 时, 仓史 作文字,始有迎日推策之文。”
《分类字锦》:迎气五郊(迎气五郊)
魏书礼志太学博士崔瓒议云自汉逮于魏晋迎气五郊用帻从服改色随气斯制因循相承不革冠冕仍旧未闻有变今皇魏宪章前代损益从宜五时之冠愚谓如汉晋用帻为允
《漢語大詞典》:营气(營氣)
中医指人体中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灵枢经·营气:“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营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营气、卫气也。”
《分类字锦》:逐气寻香(逐气寻香)
欧阳修憎苍蝇诗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
《分类字锦》:逐气参差(逐气参差)
隋书张胄元传周马显造景寅元历有阴阳转法加减章分进退蚀馀乃推定日创开此数当时术者多不能晓张宾因而用之莫能考正胄元以为加时先后逐气参差就月为断于理未可乃因二十四气列其盈缩所出实由日行迟则月逐日易及令合朔加时早日行速则月逐日少令合朔加时晚检前代加时早晚以为损益之率日行自秋分以后至春分其势速计一百八十二日而行一百八十度自春分以后至秋分日行迟计一百八十二日而行一百七十六度每气之下即其率也
分类:历法
《漢語大詞典》:壮气凌云(壯氣凌雲)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水浒传》第六一回:“杀塲临敌处,衝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胆贯日,壮气凌云。”
《漢語大詞典》:转矢气(轉矢氣)
宋 时俗语,谓屁。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或戏令咏‘转矢气’云: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不啻若自其口出,人皆掩鼻而过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转矢气:“按,转矢气即所谓屁也……则 宋 时俗语,今不闻矣。”
分類:时俗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