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行气(行氣)
(1).道教语。指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的内修功夫。《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行二十餘岁,移牀,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2).中医指输送精气。《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3).指使气血畅通。《左传·昭公九年》:“味以行气,气以实志。” 杜预 注:“气和则志充。”
(4).指行文气势。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 千寻,走云连风。”
(2).中医指输送精气。《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3).指使气血畅通。《左传·昭公九年》:“味以行气,气以实志。” 杜预 注:“气和则志充。”
(4).指行文气势。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 千寻,走云连风。”
《漢語大詞典》:赤气(赤氣)
(1).红色的云气。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观云色,谓赤色者主兵荒。见《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 汉 郑玄 注。后因以赤气为兵灾之象。 唐 李商隐 《失题》诗:“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 冯浩 笺注引《三辅旧事》:“ 汉 作 灵臺 观气,黄气为疾病,赤气为兵,黑气为水。”《宋史·五行志二下》:“ 建炎 元年八月庚午,东北方有赤气,占曰:‘血祥’。”
(2).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皇帝 未生之时, 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而下,当 崇芳 之阁,见赤气如雾,来蔽户牖。”《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后从 荣 徙据 并州 ,抵 扬州 邑人 庞苍鹰 ,止团焦中。每从外归,主人遥闻行响动地。 苍鹰 母数见团焦赤气赫然属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人以为皇子降生之祥。”
(3).炎暑之气。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2).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皇帝 未生之时, 景帝 梦一赤彘从云中而下,当 崇芳 之阁,见赤气如雾,来蔽户牖。”《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后从 荣 徙据 并州 ,抵 扬州 邑人 庞苍鹰 ,止团焦中。每从外归,主人遥闻行响动地。 苍鹰 母数见团焦赤气赫然属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熙寧 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人以为皇子降生之祥。”
(3).炎暑之气。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漢語大詞典》:贼气(賊氣)
(1).反常之气;邪气。《管子·四时》:“是故春凋,秋荣,冬雷,夏有霜雪,此皆气之贼也。刑德易节失次,则贼气遫至;贼气遫至,则国多葘殃。” 尹知章 注:“气反时则为贼害也。”《史记·龟策列传》:“寒暑不和,贼气相奸。同岁异节,其时使然。” 明 徐祯稷 《耻言》卷一:“家有大不祥,嗜言利者当之。利风中於家庭,贼气入矣;市道行於骨肉,残形成矣。”
(2).贼人、反叛者的气焰。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贼气方鋭,设伏于莫谷。” 元 姚燧 《大司农史公神道碑》:“射杀数人,贼气为隳,遂溃。” 清 恽敬 《书图钦宝事》:“ 图钦宝 諫不听,跪而请曰:‘贼气尚盛,兵过涧,涧斗絶,不可退,悉縻烂矣。’”
(2).贼人、反叛者的气焰。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贼气方鋭,设伏于莫谷。” 元 姚燧 《大司农史公神道碑》:“射杀数人,贼气为隳,遂溃。” 清 恽敬 《书图钦宝事》:“ 图钦宝 諫不听,跪而请曰:‘贼气尚盛,兵过涧,涧斗絶,不可退,悉縻烂矣。’”
《骈字类编》:岳气(岳气)
唐 韦鼎 赠廖凝 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
《漢語大詞典》:古气(古氣)
指古代诗文的气韵。《梁书·文学传上·吴均》:“ 均 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斅之,谓为‘ 吴均 体’。”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古气参《彖》《繫》,高标摧《太玄》。”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或者在白话文之类里找出一点古气,反过来替古董增加宠荣。”
《漢語大詞典》:顺气(順氣)
(1).和顺正直之气。《礼记·乐记》:“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然则高栋深宇,威神之大节也;顺气发生,巡游之大功也。”
(2).谓使气性和顺。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亦犹乐所以顺气,变化万民,成其性命也。”
(3).指使体气顺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防风》:“消风顺气,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麩炒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肉豆蔻花油……能补脾胃、顺气、保心、化痰。”
(4).顺应节气。《后汉书·舆服志下》:“皁衣羣吏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助微顺气,尊其方也。”
(5).随顺和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亏得 天祥 兄弟和睦, 张氏 也自顺气,不致生隙。”
(6).犹顺遂,称心遂意。 赵树理 《三里湾·菊英的苦处》:“在那样的家里活一辈子多么顺气呀!” 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 淑兰大姐 ,你抡走了我们的红旗,给我们换来那么个烂黄货,我们大伙都觉得不顺气。”
(2).谓使气性和顺。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亦犹乐所以顺气,变化万民,成其性命也。”
(3).指使体气顺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防风》:“消风顺气,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麩炒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肉豆蔻花油……能补脾胃、顺气、保心、化痰。”
(4).顺应节气。《后汉书·舆服志下》:“皁衣羣吏春服青幘,立夏乃止,助微顺气,尊其方也。”
(5).随顺和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亏得 天祥 兄弟和睦, 张氏 也自顺气,不致生隙。”
(6).犹顺遂,称心遂意。 赵树理 《三里湾·菊英的苦处》:“在那样的家里活一辈子多么顺气呀!” 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 淑兰大姐 ,你抡走了我们的红旗,给我们换来那么个烂黄货,我们大伙都觉得不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