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蒿子
一般指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某种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
《漢語大詞典》:呈味
谓散发甘美的气味。宋书·礼志三:“雕气降雰於宫榭,珍露呈味於禁林。”
《漢語大詞典》:弥散(彌散)
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山上的香烟弥散,山上的火光弥满。”
扩散;布满。 鲁迅 《呐喊·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郁达夫 《蜃楼》:“而最足以使人感动的,却是弥散在这白茫茫打成一片的天地之间的那种沉默。”
《漢語大詞典》:臊秽(臊穢)
腥臭肮脏的气味。亦比喻丑恶的行为或低贱的地位。《隶释·汉樊毅修华岳碑》:“其德休明,则有禎祥;荒淫臊秽,篤灾必降。”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劳玉躬以役物,守臊秽以自毕。”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注目畧无所覩,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
《漢語大詞典》:青味
花草树木的清新气味。 周立波 《卜春秀》五:“温暖的南方的清夜飘满了草香、花气和新砍的柴禾的冲人的青味。”
《國語辭典》:嗅觉(嗅覺)  拼音:xiù jué
人体或一些动物鼻腔上的黏膜有嗅细胞,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嗅细胞,其神经冲动由嗅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嗅觉,能辨别物的香臭。也作「臭觉」。
《漢語大詞典》:嗅闻(嗅聞)
用鼻子辨别气味。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漢語大詞典》:香楠木
楠树木材。气味芬芳,纹理细致,木质坚硬。 清 王佐 新增格古要论·异木·香楠木:“出 四川 、 湖广 ,色黄而香,故名。好刊牌扁,又有紫黑色者皆贵,白者不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年祈年殿灾:“盖其楹栋,皆以香楠木为之。”
《漢語大詞典》:鼠气(鼠氣)
鼠的气味。 唐 舒元舆 《养狸述》:“自获此狸,尝闔关实竇,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得鼠气。”
分類:气味
《国语辞典》:臊气(臊气)  拼音:sāo qì
腥臭的气味。如:「刚走近牛舍,一股臊气冲鼻而来。」
分类:腥臭气味
《漢語大詞典》:鼻选(鼻選)
用鼻子闻其气味而加以选择。 宋 陶谷 清异录·果:“瓜最盛者,无逾 齐 赵 ,车担列市,道路浓香,故彼人云,未至舌交,先以鼻选。”
《國語辭典》:浓烈(濃烈)  拼音:nóng liè
浓重强烈。多用于形容气味、色彩、感情等。如:「香气浓烈」、「感情浓烈」、「打开酒瓶,一股浓烈的酒味马上飘散开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五。谷之四。烧酒》:「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國語辭典》:浓重(濃重)  拼音:nóng zhòng
形容烟雾、气味、色彩、腔调等的稠密、深厚或显著的程度。如:「山雾浓重」、「香味浓重」、「乡音浓重」。
《漢語大詞典》:酒臭
醉酒后发出的气味。韩非子·十过:“ 共王 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镜花缘第九六回:“正朝前走,忽觉酒气熏人,忙掩鼻道:‘那里来的这股酒臭!’”
《國語辭典》:土腥气(土腥氣)  拼音:tǔ xīng qì
泥土的气味。如:「这青菜好像没洗乾净,有点儿土腥气。」也称为「土腥味」。
分類:泥土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