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龙腥(龍腥)
《漢語大詞典》:龙宾(龍賓)
守墨之神。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陶家瓶馀事》:“ 玄宗 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 黑松使者 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赐掌文官。”后因用指名墨。 元 泰不华 《桐花烟为吴国良赋》诗:“龙宾十二吾何有,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书馆题诗》:“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妆粉养龙宾。”
分類:指名
《漢語大詞典》:异气(異氣)
(1).指无血统关系之亲,多指非同胞兄弟姐妹或异姓之人。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不娶两娣何?博异气也。”《左传·成公八年》“ 卫 人来媵 共姬 ” 唐 孔颖达 疏:“‘膏肓’以为媵不必同姓,所以博异气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武王女得适齐侯之子义答何休皇甫谧》:“《左传》记载实事,言同姓当媵,异姓不必凡嫁皆媵,非谓异姓不许媵…… 休 忽言备姪娣,忽言博异气,则 武王 二女非异气,何必俱嫁 胡公 ?”
(2).神异的气质;非凡的禀赋。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 唐 王勃 《秋夜别薛昇华序》:“羣公竝受奇彩,各仗异气,或江海其量,或林泉其识。”
(3).特指不同于华夏的禀赋。《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4).指物质的特殊属性。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三:“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夜夜有光,高二寸餘,殆秉异气所化。”
(5).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晋书·张华传》:“ 焕 曰:‘僕察之久矣,惟牛斗之间颇有异气。’ 华 曰:‘是何祥也?’ 焕 曰:‘寳剑之精,上彻於天耳。’”
(6).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指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南朝 梁武帝 《乾闼婆》诗:“蜃蛤生异气,闥婆鬱中天。”
(7).气候不同。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8).气味不同。 晋 潘尼 《钓赋》:“燔炙之鲜,煎熬之味,百品千变,殊芳异气。”
(9).指文章不同寻常的有力气势。 唐 崔融 《报三原李少府书》:“龙文阳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鸣,自有奇音震物。”
(2).神异的气质;非凡的禀赋。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 唐 王勃 《秋夜别薛昇华序》:“羣公竝受奇彩,各仗异气,或江海其量,或林泉其识。”
(3).特指不同于华夏的禀赋。《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
(4).指物质的特殊属性。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三:“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也。”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夜夜有光,高二寸餘,殆秉异气所化。”
(5).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祥瑞之象。《晋书·张华传》:“ 焕 曰:‘僕察之久矣,惟牛斗之间颇有异气。’ 华 曰:‘是何祥也?’ 焕 曰:‘寳剑之精,上彻於天耳。’”
(6).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指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南朝 梁武帝 《乾闼婆》诗:“蜃蛤生异气,闥婆鬱中天。”
(7).气候不同。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8).气味不同。 晋 潘尼 《钓赋》:“燔炙之鲜,煎熬之味,百品千变,殊芳异气。”
(9).指文章不同寻常的有力气势。 唐 崔融 《报三原李少府书》:“龙文阳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鸣,自有奇音震物。”
《國語辭典》:清淡 拼音:qīng dàn
1.恬淡寡欲。《南史。卷三十一。张裕传》:「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也作「清澹」。
2.安静、清静。《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太夫人并无别症,不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著一点儿就好了。」
3.淡雅、不浓艳。宋。石延年〈春阴〉诗:「柳色低迷先作暗,水光清淡却生寒。」
4.食物菜肴等含油脂不多。《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我吃些清淡的罢。」《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正苦在城里的时候,被肥鱼大肉吃腻了肚肠,却来借此清淡几时也好。」
5.不景气、营业数额少。如:「生意清淡」。《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再说毓生在济宁州开了这个书铺,总觉生意清淡。」
6.贫瘠、不富足。《儒林外史》第八回:「通政司是个清淡衙门,家兄在那里浮沉著,绝不曾有甚么建白,却是事也不多。」也作「清澹」。
2.安静、清静。《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太夫人并无别症,不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著一点儿就好了。」
3.淡雅、不浓艳。宋。石延年〈春阴〉诗:「柳色低迷先作暗,水光清淡却生寒。」
4.食物菜肴等含油脂不多。《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我吃些清淡的罢。」《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正苦在城里的时候,被肥鱼大肉吃腻了肚肠,却来借此清淡几时也好。」
5.不景气、营业数额少。如:「生意清淡」。《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再说毓生在济宁州开了这个书铺,总觉生意清淡。」
6.贫瘠、不富足。《儒林外史》第八回:「通政司是个清淡衙门,家兄在那里浮沉著,绝不曾有甚么建白,却是事也不多。」也作「清澹」。
《漢語大詞典》:声臭(聲臭)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郑玄 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 宋 储泳 《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 馨 ”。声臭,为馨臭。《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 清 马瑞辰 通释:“声当为馨之叚借,声与馨均从殸得声,故经传或通借。”参见“ 声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