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穿胸
异党
胡乐
汉族
虏酒
母语
国族
六狄
别乞
索头
朱离
车帐
义渠
征服
汉奸
《國語辭典》:穿胸  拼音:chuān xiōng
贯穿胸部。如:「一枪穿胸而过。」金。宇文虚中 在金日作诗三首之二:「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分類:民族
《漢語大詞典》:异党(異黨)
亦作“异党”。
(1).指异民族。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而 夷 狄 殊俗之国,辽絶异党之域。”
(2).指不信道的亲族。太平广记卷六二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记·谌母》:“﹝子﹞遂告母修真之诀曰:每须高处玄臺,疎絶异党,修閒丘阜,饵顺阳和……太上隐玄之道可致。”
(3).指异己的派别或党派。文献通考·经籍二:“史谓 延寿 独得隐士之説,託之 孟氏 ,家不相同,皆 京氏 为异党。”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 国民党 中确有一部分人幻想‘消灭异党’,和上述的国策背道而驰,阻碍或减少国策所能发挥的伟大力量。”
《國語辭典》:胡乐(胡樂)  拼音:hú yuè
古称中国北方、西北方和西域等边塞民族的音乐。《资治通滥。卷二一八。唐纪三十四。肃宗至德元年》:「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
《國語辭典》:汉族(漢族)  拼音:hàn zú
以华夏为主干的族称,为中国五大民族之一。汉时包括华夏系、东夷系、荆吴系、百越系及其他种族;汉代以后,又以居住中原的汉族为主,渐与邻近的种族融合。因两汉国势强盛,遂称为「汉族」。也称为「华族」、「中华民族」。
《漢語大詞典》:虏酒(虜酒)
旧称北方民族所酿的酒。 唐 高适 《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 明 戚继光 《盘山绝顶》诗:“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國語辭典》:母语(母語)  拼音:mǔ yǔ
1.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是由一种原始的语言发展出来的,此原始语言犹如这些语言的母亲,因此称为「母语」。如拉丁语是法语、义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的原始母语。也称为「基础语」、「原始语」。
2.俗称乡土语言。如:「我的母语是客家话。」
《國語辭典》:国族(國族)  拼音:guó zú
宗族、民族。《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漢語大詞典》:六狄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北方曰貉狄。”后以泛称北方各民族。 唐 张说 《都督郭君碑》:“皇情西顾,则九羌舋(衅)鼓;詔书北伐,则六狄焚旗。”
《漢語大詞典》:别乞
蒙语beki的音译。指民族或部族的长老、元老。亦为高级军官之名。元朝秘史卷十:“如今 达达 体例里,以别乞官为重。” 李文田 注:“别乞即今 回部 之伯克二字对音也。《西域闻见记》曰: 回部 大头目,谓之阿奇木伯克,最为尊贵。”按,突厥语首领一词, 唐 代音译为“匐”; 元 代音译为“别”、“伯”、“卑”、“毕”;近代音译为“伯克”、“白克”。
《國語辭典》:索头(索頭)  拼音:suǒ tóu
1.绳头。如:「他深怕狗儿跑了,紧抓著索头不松手。」
2.南北朝时,北朝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南朝人讥诋其为「索头」。也称为「索头虏」、「索虏」。
分類:北方民族
《國語辭典》:索虏(索虜)  拼音:suǒ lǔ
南北朝时,北朝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南朝人嗤之为「索虏」。也称为「索头」、「索头虏」。
《漢語大詞典》:朱离(朱離)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的音乐。诗·小雅·鼓钟“以《雅》《南》,以《籥》不僭” 毛 传:“为《雅》《南》也,舞四夷之乐,大德广所及也。东夷之乐曰《昧》,南夷之乐曰《南》,西夷之乐曰《朱离》,北夷之乐曰《禁》。”后汉书·陈禅传:“四夷之乐陈於门,故云:以《雅》《南》《靺》《任》《朱离》。”
《漢語大詞典》:车帐(車帳)
兵车和营帐。古代北方民族于兵车上覆以帐幔,作为营地居处,亦称“ 车帐 ”。新五代史·杂传八·康福:“ 福 登山望见川谷中烟火,有 吐蕃 数千帐,不觉 福 至, 福 分其兵为三道,出其不意袭之。 吐蕃 大骇,弃车帐而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二年:“ 契丹 主车帐在 定州 城下。” 胡三省 注:“ 契丹 主乘 奚 车,卓毡帐覆之,寝处其中,谓之车帐。”宋史·真宗纪一:“府州言官军入 契丹 五合川 ,拔 黄太尉 砦,歼其众,焚其车帐,获马牛万计。”
《國語辭典》:义渠(義渠)  拼音:yì qú
国名。被视为西戎的古老部族,其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甘肃及宁夏交界处。后为秦所灭。也作「仪渠」。
《國語辭典》:征服  拼音:zhēng fú
战胜、使屈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猜没有别的,去年老人家在贵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这个表题。」
《國語辭典》:汉奸(漢奸)  拼音:hàn jiān
为一己的利益而甘心出卖国家的人。《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上头看他一脸的连鬓大胡子,龙心大为不悦,说他样子很像个汉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