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24
词典
41
分类词汇
283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分类词汇
(续上)
解放战争
卖国求荣
民族共同语
民族形式
民族英雄
民族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辽衽
裂冠毁冕
《漢語大詞典》:
解放战争
被压迫的民族或阶级为了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
从1945—1949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分類:
解放战争
压迫
民族
阶级
中国
争取
解放
三次
革命战争
战争
《國語辭典》:
卖国求荣(賣國求榮)
拼音:
mài guó qiú róng
出卖国家,以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八回:「好贱婢!你有多大的本领,焉敢卖国求荣!」《说岳全传》第三三回:「狗男女!你们父子卖国求荣,残害良民,正要杀你;今日杀父之仇,还想走到那里去么?」
分類:
出卖
卖国
国家
民族
利益
谋取
个人
名利
利权
权势
《國語辭典》:
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語)
拼音:
mín zú gòng tóng yǔ
一个或多个民族共同使用之语言,因文化、政治过程或日常生活互动积累而发展成的语言形式。
分類:
民族
共同
同使
是在
基础
《漢語大詞典》:
民族形式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分類:
适合
合于
反映
民族
社会
符合
合本
族人
人民
欣赏
习惯
《國語辭典》:
民族英雄
拼音:
mín zú yīng xióng
保卫自己民族的利益和自由,而英勇抵抗外族侵略的人。如岳飞、郑成功等人。
分類:
民族英雄
捍卫
民族
独立
自由
和利
利益
外来
侵略
英勇
顽强
斗争
《國語辭典》:
民族主义(民族主義)
拼音:
mín zú zhǔ yì
一种政治思维与主张,认为特定群体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之下,应建立一个政治实体,通常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也称为「国族主义」。参见「民族」条。
分類: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民族
看法
理民
问题
原则
《國語辭典》:
三民主义(三民主義)
拼音:
sān mín zhǔ yì
1.国父孙中山先生建国的政治主张,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总称为「三民主义」。
2.书名。国父最重要的一部遗教,为中华民国建国的宝典。全书为国父于民国十三年在广州的讲演词,分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各六讲,民生主义四讲。
分類:
三民主义
提出
中国
资产阶级
民主
革命
纲领
《漢語大詞典》:
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資産階級)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某些民族独立国家里同帝国主义联系较少的中等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对革命的敌人的妥协性。
分類:
殖民地
半殖民地
国家
民族
独立国
家里
帝国主义
联系
中等
资产阶级
《漢語大詞典》:
辽衽(遼衽)
借指 中国 古代 东北 边地民族。 宋
宋祁
《代陈州章相公乞致仕第一表》
:“捨末争而纳戎帐之款,损滞积以抚辽衽之和。”
分類:
中国
东北
边地
地民
民族
《國語辭典》:
裂冠毁冕(裂冠毀冕)
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分類:
毁灭
背弃
绝意
华夏
王室
仕进
文化
背离
民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