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314,分1755页显示  上一页  284  285  286  287  288  290  291  292  2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元淮(国泉 水镜 )
朱叔骐(廷祥 遁山 )
邓剡(中甫、光荐 中斋 剡 )
僧文才(别称 松堂老人 仲华 世称 松堂和尚、松堂 文才 邽国公 )
释志诚(寂庵 )
汤炳龙(子文 北村老民 )
汪元量(大有 水云子、水云、楚狂 )
萧𣂏(维斗、惟斗 勤斋 贞敏 )
燕公楠(国材 五峰 )
郑思肖(所南、亿翁 忆翁、三外野人 与字 )
林景熙( 景曦 德阳 霁山 )
林子明(用晦 东岗、东冈 )
僧普喜(吉祥 )
释云岫(别称 云外老人 云外 方岩 李 )
滕安上(仲礼 退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元诗选
淮字国泉,别号水镜,临川人。徙于邵武。至元初,以军功显闽中,官至溧阳路总管。尝有诗云:「截发搓绳联断铠,扯旗作带系金创。卧薪尝胆经营了,更理毛锥治溧阳。」溧阳为金陵上邑,至元丙子,升为溧州,继改溧阳府,又升为路。水镜以丁亥秋之任,庚寅春,因公到省,乞改作孤州,少苏民力。作诗云:「此来为远客,归去作閒人。」又云:「问归行李轻如羽,沿路吟诗有一船。」其廉退之风可想也。所著《金渊吟》一卷。
朱叔骐 朝代:南宋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廷祥,号遁山。朱中子。度宗咸淳元年进士。传家学,善辨析名理,兼以文辞驰骋于时。累官至签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中甫,号中斋。本名剡,字光荐。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宋末避于闽,赵总卿辟为干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随帝炳往厓山,除秘书丞、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宋亡,屡投海不得死。为元将张弘范所得,待以宾礼。后同文天祥送燕京,尝教弘范次子。得放归,卒于元成宗大德初。有诗名,与文天祥为同门友。有《东海集》,一名《中斋集》。
全宋诗
邓剡,字光荐,一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避兵于闽。端宗音炎元年(一二七六)辟干官。二年,除宗正寺簿。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扈驾至崖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二年,权直学士。崖山败,投海未死,与文天祥同被执北行,至建康,从黄冠归。元大德初卒。有《东海集》,已佚。事见《广州人物志》卷二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七六。今录诗二十三首。
全宋文·卷八二六○
邓光荐,本名剡,以字行,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进士。宋末入文天祥幕,举家入闽,赵总卿辟为干官,除宣教郎、宗正寺簿。随驾至厓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国亡投海,为元兵所救,与文天祥同拘建康,后得释。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以教其子。晚隐于乡。著有《东海集》、《中斋集》;又有《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一卷,今存。见文天祥《集杜诗·邓礼部序》,《南宋书》卷六○,《宋季忠义录》卷一○,《宋史翼》卷三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02 【介绍】: 元僧。清水人,号仲华,俗姓杨。少孤,事母尽孝。性慧悟,精究经史,尤精理学。出家后遍游讲肆,尽得贤首之学。初隐成纪,筑室树松,称松堂和尚。世祖命主洛阳白马寺。成宗署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祐国住持事。大德中说法辞众,端坐而寂。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文才号仲华。清水杨氏子。其先弘农人世官垄坻。父静义为清水主簿遂家焉。师少孤。事母尽孝。性敏捷慧悟生知。而于古今坟典史籍无不精究。尤邃于理学。好古作善吟咏。然所禀敦朴若无所知。或对客讨论。如河汉莫窥其涯涘。自受具后遍游讲肆尽得贤首之学。尝曰。学贵宗通。言必会意。以意逆志则得之矣。其语言文字糟粕耳。岂能开人之慧目乎。初隐成纪筑室树松将欲终焉。故人称曰松堂和尚。元世祖特降旨命主洛阳白马寺。学者川奔海会。声誉日驰。成宗建万圣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时帝师迦罗斯巴荐之。成宗即铸金印署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祐国住持事。帝师赍旨起师。师辞曰。山僧荷蒙国恩居白马寺亦过矣。何德敢主祐国。越分以居不祥。不省而行不明。吾坐此二烦。为我辞。帝师曰。此上命也。上于是寺心亦勤且至矣。非师孰与。此系教门事。师善为之。于是不得已而行。既被命以来而大弘清凉之道。虽至老无怠。大德六年壬寅九月朔日示微疾。乃说法辞众端坐而寂。年六十有二。阇维舍利数百粒塔于东台之麓。嗣法有普宁之弘教普庵之幻堂。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松堂。名文才。字仲华。陇西杨氏子。少孤。事母以孝闻。博学能文。作慧灯集。释贤首疏。又著悬谈详略五卷。肇论略疏三卷。皆内据佛经。外援儒老。曲尽弘扬之妙。尝庵居松间。人称松堂老人。一日出庵不归。弟子迹而得之松间。师冥然抬目曰。吾方安逸。汝何遽至。弟子曰。师坐已三日矣。既而成宗特旨。建大万圣祐国寺于台山。为师阐道之所。演化数年。大德中。示寂。荼毗获舍利百馀颗。闻于朝。诏沙门问之。有法洪者。对曰。和气之浃。蒸为菌芝。精诚所至。其理或然。故苌弘死忠。其血成碧。况道与神会。颐养之至者乎。夫朽败之馀。标异于烟灭。灰飞之际。岂非行业坚白神气凝结者欤。上嘉其论。敕为塔藏本寺。封邽国公。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文才,号仲华,清水杨氏子,其先宏农人,世官垄坻。父净义,为清水主簿,遂家焉。才少孤,事母尽孝,性敏捷,慧悟生知,于古今坟典史籍无不精究,尤邃于理学。好古作,善吟咏,然所禀敦朴,若无所知。或对客讨论,邈如河汉,莫窥其涯涘。自受具后,遍游讲肆,尽得贤首之学。尝曰:“学贵宗通,言必会意,以意逆志,则得之矣。其语言文字,糟粕耳,岂能开人之慧目乎!”初隐成纪,筑室树松,将欲终焉,故人称曰松堂。元世祖命主洛阳白马寺,学者奔川赴海,声誉日驰。成宗建万圣寺于五台,诏求开山住持。时帝师迦罗斯巴荐之,成宗即铸金印署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祐国住持事。帝师赉旨至,才辞曰:“山僧菏蒙国恩,居白马寺亦过矣,何德敢主祐国,越分以居不祥,不省 而行不明,吾坐此二,烦为我辞。”帝师曰:“此上命也,上于是寺,心亦勤且至矣,非师孰与,此系教门事,师善为之。”于是,不得已而行。既被命以来,大宏清凉之道,至老无怠。大德六年壬寅九月朔日示微疾,乃说法辞众,端坐而寂。年六十有二。阇维,舍利数百粒,塔于东台之麓。嗣法有普宁宏教、普庵幻堂。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志诚。缙山杨氏子。父林。以勇材事太祖。为都元帅。母房氏。生二子。师为长。有出世志。年十六。父母为娶妇不从。强逼之。剪发而逃。入京师。礼七代宗师。出家受大戒。师跪而请名。宗师问尔何志。对曰。诚而已。遂以命之。自号寂庵。志业精勤。风神爽朗。显密要义。游刃若虚。谨持犯之科。弘慈摄之行。至元丁丑岁。为大都路禅录。丁亥。主清安寺。明年。得隙地都之灵桩里。建广化兰若。居之。受徒匡众。道望益隆。成宗践位。降玺书赐号静炤妙行大禅师。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师平生多异迹。通灵感化。惊耳悸目之事。人莫测是凡是圣。尝静居。有异气缕结。作善财合掌形。在师上。夜寝。人见有白光洞胸。经时不散。有时群雀。聚师头顶上。如立朽株。都人邹氏女。为魑魅所凭且久。师以念珠拂之立止。尝有所见宗师。遣其徒李纯辈四人往江南。踰年不返。师坐见李至。且问其介及宗教事。甚悉。有顷李果至。所言无不合。又一日。见许善友从保定来。言寂炤师没。已而果然。若此甚众。尝有盗入室戒勿捕。或横逆相加置弗较。大德乙巳秋。将化。手书发菩提心论。并金字戒本。授弟子法云。语以宗门事曰。吾将行矣。然香易服。右胁果足。而逝。寿六十五。阇维。得五色舍利三十二粒。塔于清安寺傍。自入道至涅槃。垂五十年。弊衣粗食。持诸部密咒。仡仡朝夕。未尝以寒暑暂废。精专之功。自能至灵。是亦澄什之流亚欤。

人物简介

元诗选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全宋诗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淮安山阳人,居镇江,字子文,号北村老民。辟为庆元市舶提举。善谈论,学问该博,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亦工诗。年八十余卒。有《北村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全宋诗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著《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为《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为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汪元量(约1241-约1317) 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以善琴事谢后、王昭仪,宋亡,随三宫留燕,后南归为道士。有《水云集》、《湖山类稿》、《水云词》。
元诗纪事
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唐人。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全宋文·卷八三二七
汪元量(一二四一——一三一七),字大有,号水云,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善琴供奉掖庭。德祐二年恭帝降元,元量随三宫入燕,多历年所,后乞为黄冠还钱塘。元量又工诗,著有《湖山类稿》(存)、《水云集》(存)。其诗多慷慨悲歌,大凡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皆备见于诗篇,故当时闻人多推为诗史。见《南宋书》卷六二,马廷鸾《湖山类稿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18 【介绍】: 元奉元人,字维斗,一作惟斗,号勤斋。性至孝。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博极群书。侯均谓元有天下百年,惟萧维斗为识字人。屡征,皆不赴。成宗大德末,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疾作辞归。卒谥贞敏。□制行甚高,为文立意精深,为一代醇儒。有《勤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1302 【介绍】: 宋元间南康建昌人,字国材,号五峰。十岁能属文,宋末历官通判赣州事。入元授同知赣州事。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被召至上都,奏对称旨,赐名赛因囊加带。累除大司农。按行郡县,均能兴利除弊。官至湖广行省右丞。有《五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福州连江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全宋诗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为地已为人夺去。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乾学《通鉴后篇考异》以为是明末人伪托。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为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为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郑思肖(1241-1318) 字亿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宋末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平江(今苏州),坐卧必向南,誓不与北人交往,因号所南。擅画墨兰,兼工墨竹。画兰根不着土,人问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 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以当时形势无法刊行,遂于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苏州承天寺眢井中,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始被发现,藏一大铁盒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之,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曰:"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全宋文·卷八三三一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所南,号忆翁(一作亿翁),又号三外野人,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人,寓居吴县(今江苏苏州)。郑起子。为太学上舍生,尝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扣阍上书,辞切直,忤当路,不报。宋亡隐居,改今名,及字与号皆示不忘于宋。坐卧不北向,扁其室曰「本穴世界」,隐指「大宋」也。岁时伏腊辄野哭南拜,闻北语必掩耳疾走。精绘墨兰,国亡后,为兰不画土,意谓宋朝疆土已为元人所夺。尝谋举事讨元复宋,未果。无妻无子,郁郁而终。卒于元延祐五年,年七十八。着作存世者有《心史》七卷、《文集》一卷、《一百二十图诗》一卷、《锦钱余笑》一卷、《太极祭鍊内法》三卷。见正德《姑苏志》卷五五及所撰诸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景曦。宋温州平阳人,字德阳,号霁山。度宗咸淳七年,自太学生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元兵南下,遂不仕。杨琏真伽发宋诸陵,景熙与唐珏等觅得高、孝二陵遗骨,葬于绍兴兰渚山。后往来吴越二十余年。有《霁山集》等。
全宋诗
林景熙(一二四二~一三一○),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太学上舍释褐,授泉州教官。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元武宗至大三年卒于家,年六十九。有文集《白石稿》十卷,诗《白石樵唱》六卷,均已佚。今本《霁山先生文集》乃明吕洪编定,凡五卷,其中诗三卷,文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元章祖程《题白石樵唱》、明吕洪《霁山先生文集序》。 林景熙诗,以《霁山先生文集·白石樵唱》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冯彬刻本(简称嘉靖本;藏北京图书馆)和清康熙吴崧梅氏刻本(简称康熙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诗纪事
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人。宋咸淳辛未上舍释褐,历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庚戌,卒于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林子明(一二四二~一三○二),字用晦,号东岗,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领两浙漕荐。摄浙西安抚司干官。元世祖至元中摄桐庐簿,寻为分水教谕。成宗大德六年卒,年六十一。为月泉吟社第十六名,署名玉华吟客。事见《桐江集》卷八《林东岗用晦墓志铭》。
元诗纪事
子明号东冈,分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山东人,号吉祥。貌类梵僧。早岁求出家,父母责以无后为大,因娶妻,生二子,始为沙门。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识、师地、因明等论。世祖至元末,主镇江之普照寺,及卒,民图像祠之,称吉祥佛。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普喜号吉祥。山东人也。身伟面黑而瘠脱类梵僧。早岁恳父母出家。父母责以无后为大。因娶育二子。已而始得为沙门。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识师地因明等论。元至元二十五年薛禅皇帝创立江淮御讲之所。普照居其一也。诏师主之。升座外日诵华严大经。以十卷为常课。而素与云南端无念相善。端为唯识之巨魁。天下无出其右。每与师论辩理趣。或有少失师以正言救之。端亦为诚服而称之。入灭荼毗舍利甚夥。其门人留其灵骨。贮以髹函奉藏二十馀年。始建塔于丹徒雩山。逮入塔之际启视之。但见舍利沾缀函袱若蜂屯蚁聚。触之熠熠然也。镇江之民多有图像。随处祠之。称为吉祥佛云。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普喜,号吉祥,山东人也。身伟面黑而瘠,甚类梵僧。早岁恳父母出家,父母责以无后为大,因娶,育二子已,而始得为沙门。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识》、《师地》、《因明》等论。元至元二十五年,薛禅皇帝创立江淮御讲之所,普照居其一也。诏喜主之,升座敷演,四众倾服,且日诵《华严》大经,以十卷为常课,而素与云南端无念相善。端为唯识之巨魁,天下无出其右,每与喜论辩理趣,或有少失,即以正言救之,端亦为诚服。入灭,荼毗,舍利甚夥。其门人𤲢其灵骨贮以髹函,奉藏二十馀年,始建塔于丹徒雩山,逮入塔之际启视之,但见舍利沾缀函袱,若蜂屯蚁聚,触之熠熠然也。镇江之民多有图像,随处祠之,称为“吉祥佛”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云岫(一二四二~一三二四),字云外,号方岩,俗姓李。庆元府昌国(今浙江舟山)人。师事直翁,遍叩丛林名宿。初住慈溪之石门。历象山智门、明州天宁。继以三宗四维推挽继竺西坦席,升住天童。元泰定元年卒,年八十三(《语录》附录东明慧日《哭云外老人》注)。为青原下十八世,直翁举禅师法嗣。有《云外云岫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释文琇撰《天童云外禅师传》。 释云岫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2—1295 【介绍】: 元中山安喜人,字仲礼,号退斋。少孤,自力于学。以荐授定州教授,累迁太常寺丞。成宗元贞元年拜监察御史。京师地震,上疏言君失其道,责见于天。不得达,辞归。寻起国子司业,未赴卒。有《东庵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