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慧毒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破身少著毒药,则毒气遍满于身,是依毒门深入毒气也。菩萨之造论,为众生开慧门,学者依之而深为研究,则悟入必深,如彼毒门,故寄喻谓之慧毒门。俱舍论三十曰:「于此方隅已略说,为开智者慧毒门。」同光记三十曰:「如身少破著少毒药,须臾毒气遍一身中,为毒门。今造此论亦复如是,开少慧门,诸有智者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从喻为名。」
瞋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毒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毒之一。
【三藏法数】
忿怒之心,名之为瞋。若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瞋毒。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难提译。佛在庵罗树园,月盖长者请佛救疗毗舍离国之恶病。佛为说西方一佛二菩萨之名。即得见佛菩萨。观音菩萨为说神咒。智者大师有请观音经疏,并立行法。
禅宗杂毒海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元祖阐重编,性音重编为八卷。
杂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譬苦性及烦恼为毒。混杂毒之法谓之杂毒。正法念经五十六曰:「诸有虽名乐,犹如杂毒蜜。」
杂毒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杂三毒,污于烦恼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观经散善义曰:「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
鸡毒
【佛学大辞典】
(地名)天竺也。与贤豆,身毒等同。
触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触尘害人如毒也。毗奈耶杂事九曰:「女是触毒,被摩触时,心便动乱发诸恶念。」
观自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蘘麌哩Nakuli童女自说神咒。
除三毒修三学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乃有三毒,兹明出世。须明三学,盖智者知一切业苦,成于三毒。为除业苦,当除三毒。对治三毒,故修三学。所谓三学者:
一、戒 戒,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恶业者。
二、定 定,禅定也,能使静虑澄思者。
三、慧 慧,智慧也,观察真理而断妄惑者。
成贪者欲,戒则不欲,不欲则不贪。成瞋者动,定则不动,不动则不瞋。成痴者愚,慧则不愚,不愚则不痴。
三毒(二)
【佛学次第统编】
由有我故,生一切烦恼。一切烦恼,总说不外三毒。言三毒者,谓贪瞋痴。前文已叙,兹不重述。
以毒攻毒
【俗语佛源】
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用以比喻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释正受《普灯录》:「以机夺机,以毒攻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对于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敌军,是用古书作『法宝』,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己不识字,不通文。」(常正)
三途对三毒
【三藏法数】
(出慈悲水忏)
〔一、火途对瞋忿〕,火途即地狱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为镬汤炉炭等热苦所逼,故四解脱经称为火途。盖由众生无慈悲心,常怀瞋忿,致感斯报。故云火途对瞋忿。
〔二、刀途对悭贪〕,刀途即饿鬼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苦,故四解脱经称为刀途,盖由众生无惠施心,常怀悭贪,致感斯报。故云刀途对悭贪。
〔三、血途对愚痴〕,血途即畜生道也。谓其处受苦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四解脱经称为血途,盖因众生无智慧心,愚痴不了,致感斯报。故云血途对愚痴。
痴毒
【三藏法数】
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是名痴毒。
一切所有,悉为苦毒
【三藏法数】
谓众生愚惑,不知五阴等法,是众苦之本,计想有乐。如来说法,为断此计,故曰一切所有,悉为苦毒。(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