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每隔  拼音:měi gé
固定间隔的时间或空间。如:「中老年人最好每隔半年就上医院作一次全身检查。」「每隔一段距离,就派两位士兵并列守卫。」
《國語辭典》:长亭(長亭)  拼音:cháng tíng
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站。唐。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國語辭典》:十里长亭(十里長亭)  拼音:shí lǐ cháng tíng
泛指送别的地方。古时于路旁,每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憩息。因此,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人们送别的地方。宋。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国语辞典》:间出(间出)  拼音:jiàn chū
1.乘隙私行。《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事急矣!臣请楚诳,可以间出。」也作「閒出」。
2.每隔一段时间即出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伊逸伦之妙足,自前代而间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暨明帝崇学,雅诏间出。」
《漢語大詞典》:转对(轉對)
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宋 司马光 《乞转对札子》:“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广求直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转对:“唐会要曰: 正元 中,詔每御 延英 ,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宋 朝因之,曰转对。”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 周汝昌 题注:“转对, 宋 制,臣僚轮流每五日一入内殿见皇帝,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也叫轮对。”
《國語辭典》:四七  拼音:sì qī
1.二十八,四乘七而得。《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唐。章怀太子。注:「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文选。左思。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唐。李善。注:「四七者,汉光武二十八将也。」
2.一种民间习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第四个忌日称为「四七」。《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鲍廷玺哭著应道:『小的父亲死了。』向道台问:『没了几时?』鲍廷玺道:『明日就是四七。』」
《漢語大詞典》:二十八将(二十八將)
指佐助 光武帝 建立 东汉 政权的二十八个有功的武将。 明帝 永平 中,绘“二十八将”像于南宫 云台 ,故又称“云台二十八将”。 邓禹 为首,次为 马成 、 吴汉 、 王梁 、 贾复 、 陈俊 、 耿弇 、 杜茂 、 寇恂 、 傅俊 、 岑彭 、 坚镡 、 冯异 、 王霸 、 朱祐 、 任光 、 祭遵 、 李忠 、 景丹 、 万修 、 盖延 、 邳彤 、 铫期 、 刘植 、 耿纯 、 臧宫 、 马武 、 刘隆 。见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國語辭典》:七七  拼音: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也称为「断七」、「尽七」。
《國語辭典》:七七  拼音: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也称为「断七」、「尽七」。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漢語大詞典》:斋七(齋七)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日延僧做佛事,至七七止。斋七的次数依死者的身分及年龄做七次、五次、三次不等。释氏要览·杂纪:“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
《漢語大詞典》:转位
移动(机器或机床上夹持的工件),使得某个特定动作(如铣轮齿)每隔一定间隔重复进行——亦称“分度”
《漢語大詞典》:花彩
每隔一定距离系住的一条下垂织物,形成一系列优美的半圆环。例如:拱门上用的带流苏的缎子花彩。
《漢語大詞典》:大聘
(1).诸侯每隔三年使卿向天子行聘问之礼,谓之“大聘”。《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郑玄 注:“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
(2).旧时订婚聘礼。《廿载繁华梦》第三一回:“那日便择过了日子,送到 周 家那里,随后又过了大聘。”
《漢語大詞典》:行牙
旧时指同业工人每隔若干时日设筵相聚。《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三元里抗英情况调查记》:“十一行做‘行牙’时,人数多至百餘席,即千多人,此行人数比较多。”
《國語辭典》:断七(斷七)  拼音:duàn qī
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不再接受亲友吊唁,称为「断七」。元。无名氏《神奴儿。楔子》:「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家里别无得力的人,则有一个老院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到得过了断七,又忘了这段光景。」也称为「尽七」、「七七」。
分類:每隔佛事
《國語辭典》:做七  拼音:zuò qī
依据道教说法,人死后魂魄仍生,嗣后每隔七天,会散离一魂,做七即每隔七天祭悼亡魂一次,藉道士之力而使亡者魂魄不散,并超度仙界。
《漢語大詞典》:两七(兩七)
旧时谓人死后每隔七天为一忌。死者亡故第十四天谓之两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过了两七, 李作头 来讨棺银。”
《漢語大詞典》:祭七
旧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 杨用脩 云:‘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今俗人死,每七日一设祭,谓之祭七。有先一日祭者谓之接七。至四十九日为断七。”
分類:每隔天一
《國語辭典》:跨栏(跨欄)  拼音:kuà lán
一种径赛运动。在跑道上设置若干个栏架,栏架依参赛组别和比赛距离高度不一,参赛者快速奔跑并跨越栏架,以率先奔至终点者为胜。依照跑步的距离,可分为女子一百公尺和四百公尺,男子一百一十公尺及四百公尺等项目。运动员跨栏时,其腿或足未跨过本道栏架上方或故意以手或足撞倒任何栏架者,均取消其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