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出死入生
吃死饭
吃死人不吐骨头
促死促灭
猝死
垂死的狮子
垂死挣扎
千生万死
千死千休
掐死
强死赖活
强死强活
七死八活
七死七生
七生七死
《國語辭典》:出死入生  拼音:chū sǐ rù shēng
形容冒著生命的危险而奋斗不懈。唐。黄淊〈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诚之神,感天动地。」
分類:获救
《國語辭典》:吃死饭(吃死飯)  拼音:chī sǐ fàn
不事生产,靠既有的财赀过日。《石点头。卷七。感恩鬼三古传题旨》:「然除了读书的吃死饭,一家之中,出气多,进气少。」
《漢語大詞典》:吃死人不吐骨头(吃死人不吐骨頭)
见“ 吃人不吐骨头 ”。
《國語辭典》:吃人不吐骨头(吃人不吐骨頭)  拼音:chī rén bù tǔ gú tou
比喻贪狠、凶残至极。如:「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傢伙,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都做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促死促灭(促死促滅)
即刻死去。每用以自誓或诅人。
分類:即刻
《国语辞典》:猝死  拼音:cù sǐ
身体内潜伏有进行性疾病,受到外在刺激或未受刺激时突然发作,致使表面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死亡,称为「猝死」。多由心脏、血管方面的病变所引发。
《漢語大詞典》:垂死的狮子
浮雕。出于尼尼微宫殿。约作于公元前668-前627年的亚述时期。表现的是亚述国王猎狮场景中的一部分。以写实的手法,刻画几只受伤的狮子。其中一只身中三箭,热血涌流,但仍在作最后的挣扎。
分類:浮雕宫殿
《國語辭典》:垂死挣扎(垂死掙扎)  拼音:chuí sǐ zhēng zhá
临死时的最后挣扎。如:「他身受重伤,气息奄奄,正做垂死挣扎。」
《國語辭典》:千生万死(千生萬死)  拼音:qiān shēng wàn sǐ
形容九死一生,十分危险。《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誇口!」
《漢語大詞典》:千死千休
谓必死无疑。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祸临头,谁人救。则我这泼残生眼见的千死千休。”
分類:无疑
《高级汉语词典》:掐死  拼音:qiā sǐ
按住喉部使窒息至死
《漢語大詞典》:强死赖活(强死賴活)
同“强2死强活”。 谷峪 《三十张工票》:“ 大国 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國語辭典》:强死强活(強死強活)  拼音:qiǎng sǐ qiǎng huó
强迫、勉强。《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那里肯饮,却被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
分類:勉强
《國語辭典》:七死八活  拼音:qī sǐ bā huó
形容痛苦狼狈,半死不活的样子。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今日弄的我一个身子七死八活。仙子,你那里是报恩,分明害杀小生也。」《水浒传》第九回:「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
《漢語大詞典》:七死七生
亦作“ 七生七死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四十二章经:“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得阿罗汉。” 宋 真宗 注:“梵语须陀洹者,此云预流,言此果位断尽三界分别烦恼,初预圣流也。七生七死者,於七度生死中断尽烦恼,即得阿罗汉。”法苑珠林卷二七:“虽与尔须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当与尔斯陀含果。”
分類:小乘往返
《漢語大詞典》:七生七死
见“ 七死七生 ”。
《漢語大詞典》:七死七生
亦作“ 七生七死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四十二章经:“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得阿罗汉。” 宋 真宗 注:“梵语须陀洹者,此云预流,言此果位断尽三界分别烦恼,初预圣流也。七生七死者,於七度生死中断尽烦恼,即得阿罗汉。”法苑珠林卷二七:“虽与尔须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当与尔斯陀含果。”
分類:小乘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