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黃河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谚语)比喻不到完全绝望的地步,绝不轻言放弃。参见「不到乌江心不死」条。《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横竖我们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活地狱》第四回:「这些东西不到黄河心不死。刁先生,我这话可是不是?」
《國語辭典》:不到乌江心不死(不到烏江心不死)  拼音:bù dào wū jiāng xīn bù sǐ
(谚语)项羽战至乌江自刎而死之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比喻不到完全绝望,决不肯认输放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也作「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乌江不肯休」、「不到乌江不尽头」。
分類:黄河不死
《國語辭典》:不死不活  拼音:bù sǐ bù huó
死也不是,活也不成。形容毫无生气。如:「男儿当自强,像你这样不死不活的,哪能有所作为。」《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心里埋怨他:『你买东西忙什么呢?先来给我送个信儿多不是好,叫人家盼望的不死不活的干么呢?』」
《國語辭典》:不死不生  拼音:bù sǐ bù shēng
超脱生死的境界。《庄子。大宗师》:「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也作「不生不死」。
《漢語大詞典》:不死面(不死麪)
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分類:茯苓
《漢語大詞典》:不死牛
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新华半月刊》1959.13:“在高利贷中有一种叫‘不死牛’的,就是世世代代还不清的债,被强迫贷放了这种牛的农奴,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
《國語辭典》:不知死活  拼音:bù zhī sǐ huó
1.不知生死如何。《红楼梦》第四回:「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2.不知利害,冒昧行事。《水浒传》第六七回:「无才关胜,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这个儿子,如今不知死活,闹了事,又到东洋去,忍心掉下我吗?」
分類:不知利害
《國語辭典》:朝生暮死  拼音:zhāo shēng mù sǐ
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形容生命极短暂。金。丘处机 水龙吟。算来浮世忙忙词:「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孤本元明杂剧。骗英布。头折》:「想著俺那朝生暮死生奸狡,似这般春花秋月何时了?」
《漢語大詞典》:朝生夕死
见“ 朝生暮死 ”。
《國語辭典》:朝生暮死  拼音:zhāo shēng mù sǐ
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形容生命极短暂。金。丘处机 水龙吟。算来浮世忙忙词:「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孤本元明杂剧。骗英布。头折》:「想著俺那朝生暮死生奸狡,似这般春花秋月何时了?」
《國語辭典》:朝闻夕死(朝聞夕死)  拼音:zhāo wén xì sǐ
比喻对真理或目标的追求,非常热切。参见「朝闻道,夕死可矣」条。汉。司马迁 悲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國語辭典》: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谚语)比喻人、事虽然衰亡败落,但尚能维持兴旺繁荣的假象。参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条。《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國語辭典》: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谚语)像蜈蚣或马陆这种多足的虫类,即使截断其身躯,亦能支持身体而不倒。后用来比喻人、事虽然衰亡败落,但在一段时间内,尚能维持兴旺繁荣的假象。《文选。曹囧。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也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國語辭典》:百足之虫(百足之蟲)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蜈蚣的别名。参见「蜈蚣」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脚』,又名『百足之虫』。」
《國語辭典》:百死一生  拼音:bǎi sǐ yī shēng
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北史。卷五五。杜弼传》:「诸勋人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
《國語辭典》: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拼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就百般呵护希望他长寿,等到不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死。指人陷于情绪,爱恶无定。《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國語辭典》:哀莫大于心死(哀莫大於心死)  拼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一个人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丧失了良知灵魂,变得麻木不仁。《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