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没死以闻
十死九生
舍生忘死
生离死绝
生来死去
生死不负
生死弟兄
生死分定
生死轮回
生死与夺
生别死离
生不如死
死也瞑目
死亦瞑目
死者相枕
《国语辞典》:没死以闻(没死以闻)  拼音:mò sǐ yǐ wén
冒著死罪向君王进言。表示诚惶恐惧。《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也作「昧死以闻」。
《国语辞典》:十死九生  拼音:shí sǐ jiǔ shēng
形容处境十分危险。宋。叶适〈厉领卫墓志铭〉:「褒衣大带,掌幄中之论,无冒十死九生之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气了。」也作「十生九死」、「十死一生」。
《国语辞典》:舍生忘死(舍生忘死)  拼音:shě shēng wàng sǐ
不顾性命。《荡寇志》第六五回:「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也作「舍死忘生」、「忘生舍死」。
分类:性命
《国语辞典》:生离死绝(生离死绝)  拼音:shēng lí sǐ jué
生时的分离与死时的永别。《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而一旦幽絷,生离死别,求之于情,可伤之甚。」也作「生离死别」。
《国语辞典》:生来死去(生来死去)  拼音:shēng lái sǐ qù
生死轮回,循环不断。《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破魔变文》:「君不见生来死去,似蚁脩还,为衣为食,如蚕作茧。」
《国语辞典》:生死不负(生死不负)  拼音:shēng sǐ bù fù
比喻不论生死,永不相违。《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
《国语辞典》:生死弟兄  拼音:shēng sǐ dì xiōng
两肋插刀,生死与共的兄弟。《红楼梦》第六六回:「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如今一路进京。」
《国语辞典》:生死分定  拼音:shēng sǐ fèn dìng
生死存殁早由上天注定。《三国演义》第五三回:「忽报公子刘琦病亡。玄德闻之,痛哭不已。孔明劝曰:『生死分定,主公勿忧。』」
《国语辞典》:生死轮回(生死轮回)  拼音:shēng sǐ lún huí
佛教谓众生由于无明,致有种种行为,这些行为会遗留下业力,当这一期生命结束后,业力会引发再生,投生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的一种,然后老、病、死和各种痛苦又再次伴随而来。众生只要尚未證悟真理、断除烦恼,如此的生命现象就会一再地循环。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来日修,每日去频发愿,过今年挨到来年,担阁了修行仙道远,则这生死轮回怎遣!」
《国语辞典》:生死与夺(生死与夺)  拼音:shēng sǐ yǔ duó
掌握生杀赏罚的大权。《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今王沈等乃处常伯之位,握生死与夺于中,势倾海内。」也作「杀生与夺」、「生杀与夺」。
《国语辞典》:生别死离(生别死离)  拼音:shēng bié sǐ lí
生时的分离与死亡的永别。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一出:「未亡人衔哀惨悽,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也作「生离死别」。
《国语辞典》:生不如死  拼音:shēng bù rú sǐ
活著不如死去的好。形容活得极度无奈、痛苦。如:「只有尝过那种痛苦滋味,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国语辞典》:死也瞑目  拼音:sǐ yě míng mù
比喻心愿已了,能够安心死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我只要到父亲跟前,死也瞑目。」也作「死亦瞑目」。
《国语辞典》:死亦瞑目  拼音:sǐ yì míng mù
死而闭眼。比喻无所牵挂,能够安心死去。如:「能亲眼看到你们兄弟成家立业,我真是死亦瞑目了。」也作「死也瞑目」。
《国语辞典》:死者相枕  拼音:sǐ zhě xiāng zhèn
死去的人相互枕卧。形容死人很多。《魏书。卷九五。临渭氐苻健传》:「谢石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也作「死相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