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3,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转死沟壑
转死沟渠
之死靡它
之死靡他
之死靡二
之死不渝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齰死
贼心不死
长生不死
仗节死义
捉生替死
找死
万死不辞
万死一生
《國語辭典》:转死沟壑(轉死溝壑)  拼音:zhuǎn sǐ gōu huò
辗转死于水沟、山谷。《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饥寒不赡,转死沟壑。」《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奈何践民田禾稼,将使百姓转死沟壑乎。」也作「转死沟渠」。
《國語辭典》:转死沟渠(轉死溝渠)  拼音:zhuǎn sǐ gōu qú
辗转死于水沟、山谷。南朝梁。沈约 为梁武帝除东昏制令:「徵发闾左,以充缮筑,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也作「转死沟壑」。
《國語辭典》:转死沟壑(轉死溝壑)  拼音:zhuǎn sǐ gōu huò
辗转死于水沟、山谷。《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饥寒不赡,转死沟壑。」《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奈何践民田禾稼,将使百姓转死沟壑乎。」也作「转死沟渠」。
《國語辭典》:之死靡它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至死没有二心。形容贞节的妇女至死不改嫁。语本《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宋。杨万里夫人李氏墓志铭〉:「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抚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后泛指人的意志坚强,至死都不改变。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國語辭典》:之死靡他  拼音:zhī sǐ mǐ tuō
意志坚定,至死不变。参见「之死靡它」条。明。李贽《焚书。卷四。杂述。昆崙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漢語大詞典》:之死靡二
同“ 之死靡它 ”。 清 曹寅 《重修二郎神庙记》:“ 白崖君 之諫君泽民,之死靡二,在在所当祀者也。”
《漢語大詞典》:之死不渝
同“ 之死靡它 ”。 宋 苏辙 《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漢語大詞典》:重赏之下,必有死夫(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漢語大詞典》:齰死
咬死。引申为置之死地。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观近世郡县有寃狱,民輒公选一人,使讼於都察院。所选者率非豪右,亦无逆民意而自擅者。以其事有期验,不容以意诡更,诡更之则为舆人齰死。”
分類:之死死地
《高级汉语词典》:贼心不死  拼音:zéi xīn bù sǐ
比喻坏主意还没有打消
《國語辭典》:长生不死(長生不死)  拼音:cháng shēng bù sǐ
生命长久存活,永不死亡。《抱朴子。内篇。辨问》:「长生不死,以此责圣人,何其多乎?」《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顾欢传》:「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
《漢語大詞典》:仗节死义(仗節死義)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纵横吏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杜子美 《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
《國語辭典》:捉生替死  拼音:zhuō shēng tì sǐ
捉拿无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西游记》第一二回:「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國語辭典》:找死  拼音:zhǎo sǐ
故意惹祸或自投罗网。常用作感叹或骂人的话。如:「你找死啊!喝得酩酊大醉,还敢开快车?」
《國語辭典》:万死不辞(萬死不辭)  拼音:wàn sǐ bù cí
强烈表示愿意拚死效劳。《三国演义》第八回:「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國語辭典》:万死一生(萬死一生)  拼音:wàn sǐ yī shēng
形容处境极危险,性命堪虞。《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臣万死一生,此来非同容易。」《狮子吼》第二回:「有当时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也作「九死一生」。
分類: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