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3,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死责
遗死
窜死
焦死
该死
毒死
药死
骈死
谴死
死比
死狗
死殉
死因
怯死
好死
《漢語大詞典》:死责(死責)
犹死罪。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谢官表》:“虽内省行事,无所愧心;然上黷宸聪,合当死责。”
分類:死罪
《漢語大詞典》:遗死(遺死)
忘死;置死不顾。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其乐足以弃国释位,遗死忘归也。” 唐 孟郊 《忆江南弟》诗:“不然死后耻,遗死亦有终。” 宋 晁补之 《北渚亭赋》:“庶忘老而遗死兮,路漫漫其脩阻。”
《漢語大詞典》:窜死(竄死)
贬逐而死。新唐书·令狐彰传:“ 彰 同时 河 朔诸镇,传子孙,熏灼数代,唯 彰 忠义奋发,而长子 建 坐事,幼子 运 无辜,皆窜死。”
分類:贬逐
《漢語大詞典》:焦死
(1).枯死。墨子·非攻下:“寒暑杂至,五穀焦死。” 郭沫若 《瓶》诗之三五:“你的信已经成了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已经为你焦死。”
(2).极言焦急。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我着 刘道姑 借钱去,这早晚怎生不见回话,好焦死人也。”
分類:枯死焦急
《國語辭典》:该死(該死)  拼音:gāi sǐ
所做所为应受到死亡的惩罚。是自责或责备他人的话,多表示厌恶、怨恨或惶恐。《儒林外史》第三回:「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实在该死,只求大帅栽培。」
《漢語大詞典》:毒死
下毒,用毒药杀害。例如:被控告毒死她丈夫。
《国语辞典》:药死(药死)  拼音:yào sǐ
用毒药致人于死。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贾大妮子在他姑妈家里,就同吴二浪子勾搭上了,不晓得用甚么药,把贾家全家药死。」也作「药杀」。
《漢語大詞典》:骈死(駢死)
相比连而死。形容死者之多。 唐 韩愈 《杂说》之四:“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 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於奴隶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明 徐渭 《书拟上督府书》:“而遂为无敌之兵,永收万全之利,不犹愈於駢死於贼人之手,而徼倖於屡北之间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生:“但使贤夫人及千里之僕,駢死而不知其罪,不亦与刑律中分首从者,殊多憒憒耶?”
分類:相比死者
《漢語大詞典》:谴死(譴死)
谴谪而死。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前岁之春,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惧以谴死。且虞海山之波,雾瘴毒为灾,以殞其命。” 宋 陆游 《书感》诗:“ 翟公 冷落客散去, 萧尹 谴死人所怜。”
分類:当五不足
《漢語大詞典》:死比
谓与死罪案件相比况,以构成死罪。汉书·刑法志:“是以郡国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论异。姦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
《國語辭典》:死狗  拼音:sǐ gǒu
骂人的话。《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整骂曰:『死狗!此何言也?我当必死为魏国鬼,不苟求活,逐汝去也。』」
分類:詈词
《漢語大詞典》:死殉
指以自杀随从死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不过 铁 妻死殉之说,我以为是粉饰的。”
《國語辭典》:死因  拼音:sǐ yīn
致死的原因。如:「他的死因不明,检警双方正会同法医勘验中。」
《国语辞典》:怯死  拼音:què sǐ
怕死。《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分类:怕死
《國語辭典》:好死  拼音:hǎo sǐ
称人善终。如:「好死不如歹活。」《红楼梦》第四六回:「两个蹄子,不得好死的!」
分類: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