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3,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疫死
死权
投死
分死
火死
戮死
伏死
僵死
死气
死神
赊死
死籍
殉死
寄死
判死
《高级汉语词典》:疫死
因染患流行的传染病而死
《漢語大詞典》:死权(死權)
指贪恋权势至死不休。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言贪权势以矜夸者,至死不休,故云‘死权’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平叔 ( 何晏 )以党 曹爽 见诛,触死权之网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曰死权之念,过於殉名。”
《國語辭典》:投死  拼音:tóu sǐ
效死。《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分類:效死
《漢語大詞典》:分死
定死;必死。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及乱,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赵齐嵩》:“视上直千餘仞,旁无他路,分死而已。”
分類:定死
《骈字类编》:火死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秋夜曲二首 其一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漢語大詞典》:戮死
受戮而死。管子·大匡:“﹝ 鲁庄公 ﹞左揕 桓公 ,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於君前!’”韩非子·奸劫弑臣:“何怪夫贤圣之戮死哉!此 商君 之所以车裂於 秦 ,而 吴起 之所以枝解於 楚 者也。”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董公行状》:“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
《國語辭典》:伏死  拼音:fú sǐ
1.舍弃性命。《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梁书。卷一四。列传。江淹》:「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2.退隐而穷死。汉。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國語辭典》:僵死  拼音:jiāng sǐ
僵硬呆滞,不生动灵活。《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
《漢語大詞典》:死气(死氣)
阴暗沉闷的空气。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居无近絶溪、羣冢、狐虫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在外头一去就是两年不回家,这屋子里的死气,他是不知道的。”
《國語辭典》:死神  拼音:sǐ shén
神话传说中,掌管死亡的神。如:「熬不过病魔多年的纠缠,死神终究将他带走了。」
《漢語大詞典》:赊死(賒死)
缓死。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纵贼不捉,事败抵法,谓之赊死;与贼相拒,立见杀害,谓之就死。” 宋 陆游 《长歌行》:“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亦谓宽容免于一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叠指弹之,曰:‘小鬼头陷人不浅!’ 颠当 叩头,但求赊死。”
分類:宽容
《漢語大詞典》:死籍
迷信谓阴司登录人死期的册籍。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老》诲心不乱,《庄》诫形太劳,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嗟我天地间,有术人莫知。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尸。”
《漢語大詞典》:殉死
陪同死亡。 汉 王粲 《咏史》:“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 秦穆 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四幕:“两位女子一齐要去殉死一位英雄。”
分類:陪同
《漢語大詞典》:寄死
谓死在所依附的人家中。史记·佞幸列传:“﹝ 邓通 ﹞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分類:依附人家
《國語辭典》:判死  拼音:pàn sǐ
拚命。唐。元稹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分類:判死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