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相死
齐死
论死
水死
坐死
不得死
死间
十死
不死乡
贼死
死活
老不死
夭死
托死
托死
《漢語大詞典》:相死
谓以死相救。国语·齐语:“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 韦昭 注:“致死以相救。”
分類:死相相救
《高级汉语词典》:齐死
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
《漢語大詞典》:论死(論死)
判处死刑。史记·平準书:“ 汤 奏当 异 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资治通鉴·汉高祖九年:“今吾三族皆以论死。” 胡三省 注:“谓以罪论抵死。”明史·刑法志一:“ 太祖 曰:‘子论死,父救之,情也,但论其子,赦其父。’”
《骈字类编》:水死
礼记祭法:冥勤其官而水死。疏:冥,契六世孙,其官元冥,水官也 汉书:扬雄传羽猎赋注:彭彭咸胥,伍子胥,皆水死者。淮南子: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 姚称摄生月令:季春是月,火相水死。勿犯西北风,勿久处湿地。
《漢語大詞典》:坐死
(1).谓坐罪被处死。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沟有流澌,泽有枯骨,髮首陋亡,肌肉腐絶,使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以酒禁坐死者,每岁不知数。”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辛未, 文静 及 文起 坐死,籍没其家。”
(2).徒然而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及 侯景 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漢語大詞典》:不得死
见“ 不得其死 ”。
《國語辭典》:不得其死  拼音:bù dé qí sǐ
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不得以寿终。』」《老子》第四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漢語大詞典》:死间(死間)
兵法五间之一。孙子·用间:“死间者,为誑事於外,令吾间知之,而传於敌间也。” 杜牧 注:“誑者诈也。言吾间在敌,未知事情,我则诈立事跡,令吾间凭其诈跡,以输诚於敌,而得敌信也。若我进取,与诈跡不同,间者不能脱,则为敌所杀,故曰死间。”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权智》:“ 世衡 ( 种世衡 )本卖 崧 ( 法崧 )为死间,邂逅得生还,亦命也。”
分類:兵法杜牧
《漢語大詞典》:十死
(1).本指十种情况必死,引申为极端危险。六韬·战车:“ 武王 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 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絶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过漂渚而寄食,託芦中而渡水。届於七泽,滨於十死。”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周书·李穆传:“ 太祖 美其志节,乃叹曰:‘人之所贵,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轻身命之重,济孤於难……’乃特赐铁券,恕以十死。”新唐书·桓彦范传:“时 武三思 以迁太后衔恚……五月,加特进,封 扶阳郡王 ,赐姓 韦 ,同后属籍,锡金银、锦绣,皆以铁券恕十死,令朝朔望。”
(3).死十次。夸张说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黎 唯而趋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当十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聂小倩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
《漢語大詞典》:不死乡(不死鄉)
(1).传说中的不死之国。吕氏春秋·求人:“﹝ 禹 ﹞南至 交趾 ……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 高诱 注:“乡,亦国也。”
(2).指仙境。 唐 祝元膺 《寄道友》诗:“两頷凝清露,玉炉焚天香。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但造不死乡,前劳何足数。”
《漢語大詞典》:贼死
要死;几乎令人受不了。例如:累得贼死。
《國語辭典》:死活  拼音:sǐ huó
1.生与死。《三国演义》第二八回:「你背了兄长,降了曹操,封侯赐爵。今又来赚我!我今与你并个死活!」
2.无论如何。《红楼梦》第六三回:「只怕宝林两个不肯来,须得我们请去,死活拉他来。」
《國語辭典》:老不死  拼音:lǎo bù sǐ
指年老该死而不死。含贬义。《儒林外史》第三回:「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红楼梦》第七四回:「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
《漢語大詞典》:夭死
早死。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唐 韩愈 《原道》:“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 郭沫若 《断断集·旋乾转坤论》:“古今来的才女多是郁郁一生而夭死。”
分類:早死
《漢語大詞典》:托死
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漢語大詞典》:托死(託死)
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张子房服金丹而死》:“ 梁 陶宏景 真誥·稽神枢第四篇云:‘服金丹而告终者, 臧延甫 、 张子房 、 墨狄子 是也。’按其意并谓是尸解,託死非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