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40,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114  115  11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不住生死
生死肉身菩萨
人死舍报相
五种死相
六类死
二种九横死
转生死依涅槃
生死与涅槃
生死相续
一棍子打死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四怀胎死──怀胎死四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六验──人死六验
九种横死
不住生死
【佛学常见辞汇】
不著生死的相。
生死肉身菩萨
【佛学常见辞汇】
指在三贤位,未登法性,为惑业故,受三界分段生死身的菩萨。
人死舍报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既有死,死相如何?兹述人死舍报之相。人死时身心昏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意识,必不现起。六种转识,行相所缘,必不能知。是散有心,名生死心。此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验其舍煖,最后在于何部,可知升沈何趣颂云:
顶圣眼生天,  人心饿鬼腹,  旁生膝盖离,  地狱脚板出。
五种死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死时面上现五种色可辨其趣处:
一、黑色地狱相。  二、青色畜生相。  三、黄色饿鬼相。
四、常色人相。   五、鲜花色天相。
六类死
【佛学次第统编】
人之死有六类,但此六类死,其中又分为二:一、由福寿分,有三类死。二、由善恶分,有三类死。
第一、由福寿分之三类死:
一、寿尽死。
二、福尽死。
三、不避不平等死,此有九种:
一、食过度量。    二、食于不宜。    三、不消复食。
四、生而不吐。    五、熟而持之。    六、不近医药。
七、不知于己若损若益。八、非时非量。    九、行非梵行。
第二、由善恶分之三类死:
一、善心死。
二、不善心死。
三、无记心死。
二种九横死
【佛学次第统编】
人死虽不能免,而死有正不正。不正之死,是为横死。横死有二种:一、不定横死。二、决定横死。如九横经言:「不定九种横死。」如药师经言:「决定九种横死。」
一、不定九种横死 不定者,谓非由定业,但由自召,非命横死耳。
一、不应饭而饭 食不可意,满腹不调,更食。
二、不量食   贪食不知节量。
三、不习食   至他处不知食性,便强食。
四、不出食   食未消复食。
五、止熟    强制大小便。
六、不持戒   犯五戒成疾,及遭官法等。
七、近恶知识  心怀不善,近之时遭危害。
八、入里不时  入城市及人家非其时等。
九、可避不避  奔牛、逸马、车、醉人、恶犬等。
二、决定九种横死 决定者,谓由先世罪业,应受果报,乃是定业也。
一、得病无医。  二、国法诛戮。  三、非人夺精气。
四、火焚。    五、水溺。    六、恶兽啖。
七、堕山崖。   八、毒药咒诅。  九、饥渴所困。
转生死依涅槃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虚妄生灭,是为生死。诸圣涅槃境界,不为生死之所流转。涅槃梵语,又作泥日、泥洹、泥畔、涅槃那。旧译诸师,译作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作圆寂。灭者为灭生死因果之义,灭度者为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为无为空寂安隐之义,灭为灭除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为生死之苦果再不生也。无为者,为无惑业之因缘造作也。安乐者,为安稳快乐也。解脱者,为离众苦也。
【三藏法数】
生死者,一切众生虚妄生灭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一切诸佛所悟所證之果也。然生死涅槃,性元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众生迷故,即转涅槃而为生死;诸佛悟故,即转生死而为涅槃。若能了达生死即是涅槃,念念證入,是名转生死依涅槃也。
生死与涅槃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总相,即是生死。圣者之相,即是涅槃。涅槃非相,即就生死,说不生死,是涅槃相。
生死相续
【佛学次第统编】
问:「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答:「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障种以为助缘,招于六道身命粗异熟果。前尽后生,即彼界外不思议变易生死,亦由无漏有分别业种子为因,所知障种以为助缘。感于三种意生身,细异熟果,前后改转,是则二种生死。皆由内识惑业所感,何藉外缘哉!」
〔表〕
一棍子打死
【俗语佛源】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语》:「也有粗暴批评,抓住个别的缺点就声势汹汹,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办法。」 (李君冈)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俗语佛源】
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著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李明权)
四怀胎死──怀胎死四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谓调达比丘,染著世利,于阿难所求学神通,能于虚空作十八变,涌没自由。时阿阇世王太子,见其神变,日给五百釜食,随时供养。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勿学调达,贪著供养,自陷于罪,亦陷他人。遂说偈喻云: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駏驉坐妊死,士以贪自丧。(梵语调达,华言天热。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阿阇世,华言未生怨。駏驉,即骡也。妊,即孕也。)
〔一、芭蕉生实〕,谓芭蕉本是危脆之物,若更开华生实,不久即枯死。以喻人身无常,亦不坚实,若更要求名誉,贪著利养,则自陷于罪,亦陷他人也。(此下三喻义同。)
〔二、芦开华〕,谓芦苇亦是危脆之物,若更开华,不久即枯死也。
〔三、竹生米〕,谓一切竹,若根力衰败,枝则生米,不久即枯死也。
〔四、駏驉妊〕,谓駏驉若怀妊,即母子俱丧也。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三藏法数】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一、置鏊不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二、釜煮不死〕,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三、水溺不死〕,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四、鱼吞不死〕,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五、刀割不死〕,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六验──人死六验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谓人生世间,作善作恶,罪福昭然,纤毫无隐;及临终时,将感来生善恶果报,先有六验。
〔一、验生人中〕,谓若作善之人,将死之时,先从足冷至脐,脐上犹温,然后气尽者,即生人中。
〔二、验生天上〕,谓若作善之人,将死之时,头顶皆温,然后气尽者,即生天上。
〔三、验生饿鬼中〕,谓若作恶之人,从顶冷至腰,腰下犹温,然后气尽者,即生饿鬼中。
〔四、验生旁生中〕,旁生,即畜生也。谓若作恶之人,从顶冷至膝,膝下犹温,然后气尽者,即生旁生中。
〔五、验生地狱中〕,谓若作极恶之人,从顶冷至足,足底犹温,然后气尽者,即生地狱中。
〔六、验入涅槃〕,谓若罗汉圣人,入于涅槃,或心及顶,数日皆温者。是也。(梵语罗汉,华言无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九种横死
【三藏法数】
(出药师经)
谓人生于世间,当勤修佛法,敬依国法,不作诸恶,奉行众善,斯能尽其天年。不然,则必遭横逆而死。故有此九种也。
〔一、得病无医〕,谓人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或遇常医而不投以良药。又有不知正法,惟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卜问吉凶,杀诸众生,求神请福,欲希延年,终不能得,以此而丧其生,皆为横死。
〔二、王法诛戮〕,谓人妄作非为,遭罹国宪,被王法之所诛,是为横死。
〔三、非人夺精气〕,谓人或畋猎嬉戏,或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鬼怪之类,夺其精气而死,是为横死。(夺精气者,如法华经中,罗刹女等夺一切众生精气者是也。)
〔四、火焚〕,谓人或被火焚烧,而丧其命,是为横死。
〔五、水溺〕,谓人或因堕水沉溺,而丧其命,是为横死。
〔六、恶兽啖〕,谓人或于山林,因被虎狼恶兽之所啖食,是为横死。
〔七、堕崖〕,谓人或于山间,坠堕岩崖颠仆,而丧其命,是为横死。
〔八、毒药咒诅〕,谓人或被毒药及咒诅厌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而丧其生,是为横死。(起尸鬼者,谓咒死尸起而厌人也。)
〔九、饥渴所困〕,谓人或被饥渴之所困逼,不得饮食,而丧其生,是为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