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汤化龙(字 济武 )
张其锽(字 子武 号 无竟 )
连横(字 雅堂 号 武公、剑花、慕陶、慕真 )
彭炳(字 德武、德五 )
董必武( 贤琮 名 董用威 号 壁伍 )
石德宽(字 景吾、敬五 经武 )
郭沫若( 开贞 号 尚武 字 鼎堂 )
屈武(字 经文 )
董其武
肖克( 武毅 字 子敬 )
杨秀先(字 君武 号 蓼厂 )
常国武(字 翼谋、止戈 )
黄武
陈兴武(字 步之 号 步堂 别称 华一呆 名 黎元子 )
其它辞典(续上)
载湉(庙号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帝、清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帝、景皇帝 爱新觉罗 别称 爱新觉罗载湉 号 亲政 )汤化龙(字 济武 )
张其锽(字 子武 号 无竟 )
连横(字 雅堂 号 武公、剑花、慕陶、慕真 )
彭炳(字 德武、德五 )
董必武( 贤琮 名 董用威 号 壁伍 )
石德宽(字 景吾、敬五 经武 )
郭沫若( 开贞 号 尚武 字 鼎堂 )
屈武(字 经文 )
董其武
肖克( 武毅 字 子敬 )
杨秀先(字 君武 号 蓼厂 )
常国武(字 翼谋、止戈 )
黄武
陈兴武(字 步之 号 步堂 别称 华一呆 名 黎元子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1—1908 【介绍】: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醇亲王奕譞子,母为慈禧太后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穆宗死,由慈禧太后决策,继文宗为子,嗣帝位。次年,改元光绪,由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号为亲政,仍由太后操纵一切。在位时国势日非,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败于日本,深受刺激,决心自强。二十四年,用康有为等实行新政,下诏“明定国是”,史称“戊戌变法”。同年,被慈禧太后幽禁,变法失败。庚子之役,随太后逃往西安。回京后,健康情形逐渐恶化。三十四年,在慈禧太后病死前一日去世。谥景皇帝。晚晴簃诗汇·卷三
德宗景皇帝,醇贤亲王长子,入嗣文宗显皇帝。建元光绪,在位三十四年。葬崇陵。
人物简介
简介
汤化龙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1874年11月27日),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政治人物、法学家。民国七年(1918年)9月1日,汤化龙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中华会馆附近街头被王昌袭击后不治。享年44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7-1927,广西桂林永福县苏桥镇人,字子武,号无竟。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二甲第一百一十八名进士,以知县发湖南,历任永州厘金局局长,零陵县、芷江县知县。辛亥革命爆发,于宣统三年(1911年)冬代表广西参加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任北伐军南武军军统。民国二年(1913年)任湖南都督府军务厅厅长,获陆军中将军衔。民国三年(1914年)三月,当选约法会议议员,经李经羲推荐,袁世凯拟授其为广东巡按使,并提出为其封爵,其锽不满袁世凯复辟帝制而离京,以研究先秦诸子为名隐居上海。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李经羲就任国务总理,张其锽为高等顾问。不久因张勋复辟,再次退居上海,潜心研究《墨子》。此后,张其锽通过其兄张其钜结识吴佩孚。护法战争期间,成为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谭延闿的幕僚。民国八年(1919年),吴佩孚率兵进驻衡阳,与谭延闿军对峙,经张其锽牵线,双方订立休战协定,从此与吴佩孚交厚。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担任吴佩孚的秘书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六月,吴佩孚推荐张其锽出任广西省省长。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新桂系李宗仁攻入南宁,张其锽离职。同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张其锽任吴佩孚顾问。十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在张其锽建议下,吴佩孚弃津、京赴湖北,率三千残部驻黄州,张其锽不离左右。次年十月,孙传芳起兵反对奉系,通电拥吴,张其锽趁机游说直系各督军推吴佩孚出山,吴遂至武汉,任讨贼联军总司令,命张其锽为参谋长。不久直奉联合,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四月击败冯玉祥的国民军,占领北京,张其锽因功被授以陆军上将军衔。同年,北伐战争开始,吴佩孚尽失主力,张其锽随之溃退郑州。次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七月,在逃往四川途中,于河南新野县被当地红枪会打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连横(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花,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诗草》、《剑花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马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台湾文献丛刊·剑花室诗集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合「大陆诗草」、「宁南诗草」及「剑花室外集」之一、之二而成,连横撰。作者别号剑花,其里居、阅历见第六四种「台湾诗乘」篇。作者尝于民元至三年畅游大陆,得诗一百二十六首。「自序」有云:「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见所闻、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言者。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宁南诗草」「自序」作于民国十五年西湖寄寓,有云:『甲寅(三年)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登高南望,不知涕泪之何从矣。客中无事,爰取箧中诗稿编之,起甲寅冬、讫丙寅(十五年)之夏,凡二百数十首,名曰「宁南诗草」;志故土也』。作者哲嗣震东先生撰「弁言」指出:其中『自「宁南春望」至「别台北」凡二百五十四首,为此十三年间(按甲寅至丙寅)之作;丁卯(十六年)自杭州又回台南,至癸酉(二十二年)离台赴沪,所作凡二十一首,先生亦亲自编入此集中』。合计后补诸诗,共得二百七十五首。又,作者著「雅堂文集」(刊列第二○八种)中另有「宁南诗草序」一篇,可供参读。「外集」二,「弁言」亦有说明:「剑花室外集」之一,「为先生自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以后,至辛亥(宣统三年)游大陆之前青年期之作,凡四百六十五首』;「外集」之二,「为先生癸酉至乙亥(二十四年)晚年之诗,间有缺字或缺句者,盖先生未完成之作也;凡四十九首』。大陆诗草·魏序
甲寅冬,连子归自北京,夜款余关,出所为大陆诗草,以序属余;既而别去,重以书相属。余于诗非所长,何敢为序?第念我先民自中华大陆来居兹土,涉重洋、冒危难,披荆斩棘,以辟田庐、宏子姓。当其时,岂暇治文字哉?其后骚人墨客蝉联竞起,类皆寄沧洲之逸兴,写鲲海之风光,取材不富;欲求如连子行数万里路、大畅厥辞者,奚可多觏?连子涉江、渡河,入燕都,出长城,登阴山;忖其志,岂徒欲以诗鸣哉?将牢骚满腹,目之所击、足之所履,人力舟车之所至,怀古伤时,慨然著为吟咏;道山川美好,不可不惜,历史兴亡、国家民族凌轹隆替,不可不鉴。故前后百数十首,义存乎扬厉,不嫌其夸;情迫于呼号,不病其激。而其奔放处,苦心孤诣,务去陈言,其辞虽骋,其旨实归。左太冲、阮嗣宗咏史咏怀之亚也。 连子为人如其诗。五年前与余订文字交。未游大陆,文多于诗;既游之后,诗文益变。连子南人,名横,字雅堂,武公其号也。 乙卯春,润庵魏清德序于台日报社。大陆诗草·自序
连横久居东海,郁郁不乐,既病且殆,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当是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合雾起,而余亦戾止沪渎,与当世豪杰名士美人相晋接,抵掌谭天下事,纵笔为文,以讥当时得失,意气轩昂,不复有癃惫之态。既乃溯江、渡河、入燕都,出大境门至于阴山之麓,载南而东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而吊日俄之战迹,若有感于东亚兴亡之局焉。索居鸡林,徘徊塞上,自夏徂冬,复入京邑。将读书东观,以为名山绝业之计,而老母在堂、少妇在室,驰书促归,弃之而返。至家,朋辈问讯,辄索诗观。发箧视之,计得一百二十有六首,是皆征途逆旅之作,其言不驯。编而次之,名曰「大陆诗草」,所以纪此游之经历也。 嗟乎!余固不能诗,亦且不忍以诗自囿。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闻所见,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亦言者。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杀青既竟,述其梗概,将以俟后之瞽史。 乙卯仲春,台南雅堂连横序于剑花室。宁南诗草·胡序
宁南为台湾首善之区。三百年中,诗文充汗,有其名而无其诗,有其诗而卒少有人焉为之后者,岂以玄海为鸿沟哉?近代卓越如连子,旗鼓骚坛,独饶著作,其亦可谓三百年文献中之秀者欤!然而海桑身世,为时屈、为地屈、为名与利屈,则其人品、文品、诗品亦为之一变。有心文献者,无不为连子惜,并为宁南人惜也。 余与连子为文字交,又同里闬,所以属望者甚殷。而连子能独以文豪。且非仅以文豪也,落日神洲,仗剑壮游,其人奇、其气奇,则其诗亦无之而不奇。甚不可以宁南第二人自命也!连子少主报政,论大事几二十载,独介然不为功名富贵动其心;虽历试诸艰,不挫所守,呜呼贤矣! 中国革命以来,抢攘昏垫,棘地荆天,出其死力以与五千年史学相抗衡,噩噩落落、莽莽苍苍,为文献中备一席。其造就岂等凡哉!呜呼!台湾之时何如时、地何如地、名何如名?宁南诗草之传不传,何待序哉?何待序而始著哉?寸心自足千古,持此以序宁南之诗,而宁南之诗为何如矣! 丁卯孟诹,台南胡殿鹏序。宁南诗草·自序
甲寅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自吾始祖卜居于是,迨余已七世矣。乙未之后,余家被毁,而余亦飘泊四方,不复有故里钓游之乐。今更远隔重洋,遁迹明圣,山色湖光,徘徊几席;而落日荒涛,时萦梦寐,登高南望,不知涕泪之何从矣! 客中无事,爰取箧中诗稿编之,起甲寅冬、讫丙寅之夏,凡二百数十首,名曰「宁南诗草」,志故土也。 嗟乎!宁南虽小,固我延平郡王缔造之区也。王气销沈,英风未泯,鲲身、鹿耳间,其有唏发狂歌与余相和答者乎?则余之诗可以兴矣! 丙寅仲秋,台南连横序于西湖之玛瑙山庄。
人物简介
维基
彭炳(1881年—1914年8月),字德武,一字德五,四川省成都府新津县普兴乡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人物简介
简介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的模范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6—1911 【介绍】: 清末安徽寿州人,字景吾,一作敬五,后改名经武。早年就学安徽陆军学校。光绪三十年留学日本,入警监学校。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冬,回安徽与熊成基等在安庆起义,同清军激战于集贤关口,失败后到上海。宣统三年三月参加广州起义,留守二牌楼机关,凭墙登屋,与敌激战,力竭身亡。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简介
黄鹤楼志·人物篇
郭沫若(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49年后曾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27年,和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瞿秋白同游黄鹤楼故址。1938年在武汉主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期间,曾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和团结文化界人士,在黄鹤楼故址上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55年访问日本别府市时,曾吟出“白云千载意,黄鹤为低徊”的诗句,借“白云黄鹤”表达对日本人民的友谊。后别府市专门为此诗建立诗碑。人物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沙湾区沙湾镇人。我国现代杰出文学家、历史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屈武(一八九八—一九九二),字经文,陕西渭南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曾担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建设厅长等职,一九四九年在新疆参加和平起义。建国后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有《论苏德战争》等。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人物简介
简介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杨秀先,字君武,号蓼厂,成都人。由清入民国。有《花隐词》。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常国武,字翼谋、止戈。1929年12月生于南京。自幼喜古诗文、书法。十七岁始在卢冀野主编的《泱泱》副刊上发表旧体诗文十馀篇。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1956年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86年晋升教授,全权为唐圭璋恩师代培三届博士生。十年动乱期间受到冲击,全家下放淮安农村,平反后回校继续任教。著有《宋代文学史》上下集(国家六五重点科研项目)、《辛稼轩词集导读》、《新选宋词三百首》、《中学语文教材析疑》(古代诗文部分)等,论文有《读〈花外集〉卮言》、《西麓词平议》、《碧山、草窗、玉田三家词异同论》、《宋代士风与文学创作》、《清诗中兴探源》等数十百篇,自作诗、文、联在国内多处勒石。
人物简介
中国对联甘棠奖
黄武,江西井冈山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江西省楹联学会理事,井冈山楹联学会会长。2015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2016年度中国对联创奖金奖提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兴武,字步之,号步堂。网名华一呆,又名黎元子。广东大埔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曾师从中国社科院文献学家栾贵明先生,参与创制钱钟书先生倡导之中国古籍数据库。历任曲阜孔子书院特聘教授、北京燕鸣诗社创始社长、都江堰国学院创院教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特聘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顾问等。曾获第十一届台北文学奖古典诗奖。出版有《桃源古今文萃》、《通行本二十四史勘评选》等著作,编撰有《燕社嘤鸣录》、《六艺文化概要》、《步堂对韵初编》等十馀部书稿。主持点校《全清诗文》、《中华全藏》等古籍约合三亿馀字,辑录《上古三代及两汉帝皇名臣集》等二百馀人合集。组织并撰写《孔子诞辰及生卒年岁考》、《古代中国如何面对灾难》、《文庙丛考》、《客家精神概论》等论文四十馀篇。所撰骈文编入《百年文言》。曾应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之请先后撰写“世界周易大会暨文王朝圣大典”及都江堰孔庙释奠礼主祭文等。近年应浙江昆剧团之请,与内人徐青子合作,将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为大型昆曲《钟楼记》(初拟名《梅姬恨》),并于2017年11月29日在杭州全球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