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60,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4 下一页
胡嗣芬(字 景威 号 宗武 )
齐普松武(号 荫甫 )
承德(字 玉龙 号 绍武 )
金武祥( 则仁 号 溎生 )
张元荣(字 少六 号 武峦散人 )
单梦祥(字 绳武 丕继 )
曹佐武
武曾任
丘逢甲(字 仙根 号 蛰仙、蛰庵、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召抗日、沧海君、仲阏、仓海 )
汪曾武(字 仲虎、君刚 号 鹣龛 )
夏寿田(字 午诒、午彝、耕父 号 武夷、直心居士 )
谢桓武
陈毅(字 诒重、武仲 号 郇庐 道亨 )
武讲
其它辞典(续上)
王绳武胡嗣芬(字 景威 号 宗武 )
齐普松武(号 荫甫 )
承德(字 玉龙 号 绍武 )
金武祥( 则仁 号 溎生 )
张元荣(字 少六 号 武峦散人 )
单梦祥(字 绳武 丕继 )
曹佐武
武曾任
丘逢甲(字 仙根 号 蛰仙、蛰庵、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召抗日、沧海君、仲阏、仓海 )
汪曾武(字 仲虎、君刚 号 鹣龛 )
夏寿田(字 午诒、午彝、耕父 号 武夷、直心居士 )
谢桓武
陈毅(字 诒重、武仲 号 郇庐 道亨 )
武讲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绳武,陕西省凤翔府宝鸡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41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嗣芬,字景威,号宗武,贵州开阳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二甲七十四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改河南夏邑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齐普松武(1856年—?),号荫甫,满洲正白旗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五年,己卯科顺天乡试中举,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20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承德(1857年—?),字玉龙,号绍武,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进士出身。光绪五年举人,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司经局洗马。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原名则仁,号溎生,名宿金一士之孙。清末民初人,先应邀兖州县官幕友,后以捐班至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而依例解任归里,从事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出版,享年八十三岁。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元荣(1857~1943),官章选荣,字少六,号武峦散人。清嘉义东门人,岁贡生。光绪十七年(1892)授儒学教职,掌嘉义玉峰书院兼任「圣乐友声社」之首董以及「惜字社」主管。日治后受聘辅佐办理保良局,明治卅年(1897)任县参事,后改厅参事。曾设帐授徒,栽植后学甚众。 著有《选荣吟草》,以下诗作据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赖惠川《诗词合钞》、林钦赐《瀛洲诗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等辑录。
人物简介
维基
单梦祥,字绳武,原名丕继,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进士三甲61名。以知县即用。分发广东。署长宁县,严禁械斗,光绪三十一年六月,担任清朝广东省潮州府丰顺县知县。后由张泰接任。后调署饶平县,兼理嘉应直隶州,调补高要县。致仕,家居二十余载。卒年八十三。
人物简介
维基
曹佐武,山西省代州直隶州崞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21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武曾任,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0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丘逢甲(1864~1912),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乙未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人。十四岁取中秀才,丁日昌赠以「东宁才子」之印;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亲老告归,先后担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工作。甲午战败,割台议起,丘氏上书请愿,反对割让,与台湾官绅共组台湾民主国,并担任义军统领,督办团练,以「抗倭守土」号召抗日。日军抵台不久,继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之后,避难广东镇平祖籍。西渡后致力于兴学教育,曾担任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主讲,创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岭东同文学堂,开新学风气之先。又曾担任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军政府教育部长等。1912年病逝于镇平,临终遗言须向南葬,以示不忘台湾。 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诗作,多见于《柏庄诗草》,计古近体诗约二百五十首。内渡后诗作以《岭云海日楼诗钞》为主,乃丘逢甲病逝后,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编次,得十三卷,凡千馀首。兹以陈炎正编《柏庄诗草》〖此诗稿由陈炎正于1978年购得,又抄录丘逢甲少作后,集为《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与《柏庄诗草》原稿影本合并出版。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岭云海日楼诗钞》〖台湾省文献会本依据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含《选外集》)加标点编印,于1994年出版,内容较为完整,故据以为底本。 〗为底本,并参照王国璠编《柏庄诗草》〖王国璠据《柏庄诗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将《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中的诗歌分出,题为「仓海先生集外集」,并入该书。1980年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出版。 〗(简称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编,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邹本)〖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内附丘瑞甲补辑《选外集》,1937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部出版,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馆典藏。 〗、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徽本)〖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校,《岭云海日楼诗钞》,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诗作十三卷、《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罗浮游草附录》等。 〗、黄志平、丘晨波编《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为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时间排序,但未区分选外集、补遗等。〗,并增补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词学图录
丘逢甲(1864-1912) 字仙根,号蛰仙、仲阏、仓海。台湾苗栗县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有《岭云海日楼诗钞》。维基百科
丘逢甲(1864年12月26日—1912年2月25日),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晚号仓海君,一作沧海君,清朝官员、诗人和教育家,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今苗栗县铜锣乡竹森村)客家人,祖籍广东嘉应府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光绪十五年进士,曾参与台湾民主国抗日运动,擅长诗文,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 因父亲丘龙章受聘讲授汉文,丘逢甲于同治三年(1864年)在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后垄堡铜锣湾(今台湾苗栗县铜锣乡竹森村)出生。光绪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至燕京赴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师做官,以「亲老需侍」为由返台,受台湾望族,原籍漳州的筱云吕氏(今称神冈吕家)礼聘讲授汉文。其兄丘先甲也因办理乡勇团练、开垦土地等因素,举家迁往台中。 丘逢甲曾到台中「衡文书院」任主讲,后又于台南和嘉义举办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奉旨督办团练。次年,清军战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激愤,丘逢甲呈文,反对割台。条约生效后,丘逢甲倡立民主国,率绅民奉旗、玺及总统印,献于巡抚唐景崧,并声援义军反抗。5月23日,唐景崧发表《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年号“永清”,唐景崧出任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李秉瑞为军务大臣,丘逢甲为义勇军统领。唐景崧驻守台北,丘逢甲奉命驻兵南崁策应。 5月29日,日军登台,进佔基隆,守军不敌。6月4日,总统唐景崧弃职,乘德商轮船逃往厦门。丘逢甲见局势不可为,便返回台中,携家眷内渡广东嘉应州。离台前有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传颂一时。 丘逢甲内渡唐山后,先后主讲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并与三弟树甲共同成立岭东同文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广州,任广东学务公所参议。三十二年(1906年),任广州府中学堂监督,三十四年(1908年),被推为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咨议局成立,丘逢甲当选议员,既而被推举为副议长。 丘逢甲积极支持姚雨平、邹鲁等人的反清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广东宣布独立,推胡汉民为都督。丘逢甲被选为代表,选举孙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民国元年(1912年),丘逢甲因积劳成疾,请假南返。2月25日,卒于广东镇平员山里门第,遗言「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丘逢甲出殡时,“执绋而哭者数千人”,有挽联曰:“忆当年,祸水滔天,空拼九死余生,双手难支新建国;病今日,大星坠地,只剩二三遗老,背面同哭故将军。”正面评价
丘逢甲少年得志,却弃官返台从事教育工作;乙未割台时,他首倡独立抗日;内渡大陆后则献身推广新式教育,为国家培养元气。终其一生始终对国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 丘逢甲的诗文曾获得诸多学者高度的评价:钱仲联曾评其《岭云海日楼诗钞》曰「七律一种,开满劲弓,吹裂铁笛,真成义军旧将之诗。」柳亚子谓「时流竟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梁启超则誉为「诗界革命钜子」、「天下健者」负面评价
反割台运动期间,丘逢甲虽首先刺血上书,反对割台,尔后却提前内渡,其前后言行不一,后人颇有微词。连雅堂在《台湾通史》便作总评为「成败论人,吾所不喜,独惜其为吴汤兴、徐骧所笑尔。」 丘氏内渡之际,传闻其贪污,挟带十万两白银之巨额公款而行;但因无实据,亦有持不同意见者,其贪污之事,迄今尚有争议。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汪曾武(1864-?) 字仲虎,一字君刚,号鹣龛。太仓人。有《鹣龛词》,一名《趣园味莼词》。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夏寿田(1870-1935) 字午诒,一作午彝,又字耕父,号武夷、直心居士。光绪二十四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辛亥后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维基
夏寿田(1870年—1935年),字耕父,号午彝(又作午诒、武夷),又号直心居士,湖南桂阳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书画家、篆刻家。夏寿田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式戊戌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刑部员外郎。宣统三年(1911年)授朝议大夫。民国元年(1912年),夏寿田出任湖北省民政长。后来任大总统府秘书。次年,任大总统府内史,兼国史馆顾问。还曾担任约法会议议员。获授三等文虎章。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袁世凯称帝,制诏多由其草拟。工书法、篆刻。1916年(民国五年)6月,袁世凯称帝失败,病死,夏寿田被通缉,至1918年(民国七年)才赦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寿田逝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谢桓武(?—?)河南唐县人。清朝末年,谢桓武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入进士馆肄业。此后,他被派赴日本留学,自法政大学肄业。归国后,经邮传部调部当差,不久,改官知县,选授山西定襄县知县,调署阳曲县知县,保升直隶州知州,后成为知府衔山西候补直隶州知州。宣统二年五月五日,山西巡抚丁宝铨《奏遴选审判检察厅丞长恳饬部存记摺》,推荐谢桓武、王祖仁由法部分任准备成立的山西高等审判厅厅丞、山西高等检察厅检察长。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8月,谢桓武署河南劝业道,同年该职位被裁撤。1913年至1914年,谢桓武任河南实业司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陈毅,字诒重,号郇庐,湘乡人。光绪甲辰进士,历官邮传部参议。有《郇庐诗文集》。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维基
武讲(?年—?年),字 ,山西省文水县人,毕业于山西西学专斋矿学专科,宣统三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