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仙仲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相州汤阴人,后徙宁国,字辅仁。仙立子。以武举登第。与刘猊战,覆其全军。累官武经大夫,为宣、歙、广德三郡都巡检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219 【介绍】: 宋开封人,后居上虞,字仲恭。宁宗杨皇后兄。补右学生,以皇后恩入官,累迁带御器械、知閤门事。历福州观察使、岳阳军节度使,加太尉,进封永阳郡王。以万寿观使致仕,改封会稽郡王。避权势,不预国事,为时论所许。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嘉泰二年(1202年)武举正奏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3 【介绍】: 宋温州平阳人,字直之。孝宗乾道间进士。累迁閤门舍人。不附曾觌。光宗立,擢知閤门事。尝助赵汝愚定议立宁宗。为韩侂胄所忌,出知庐州。镇淮右,拟浚熙河,造战舰,以期恢复远图,未就,擢吉州刺史,奉祠卒。
全宋诗
蔡必胜(一一四○~一二○三),字直之,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武科进士,补成忠郎(《宋会要辑稿》选举八之一二)。授江东将领副东南十一将,知邵州。光宗即位,召为閤门舍人,迁带御器械,知閤门事。宁宗即位,出知池州,徙楚州、庐州。嘉泰三年卒,年六十四。事见《水心集》卷一七《蔡知閤墓志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唐佐,字尧臣(《东瓯诗存》卷四),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武科进士,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世英,字文伯,临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武科进士。终殿前司干官。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漢語大詞典》:武进(武進)
谓恃武冒进。孙子·行军:“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 王晳 注:“不可但恃武也,当以计智料敌而行。”
分類:武进冒进
《國語辭典》:武进士(武進士)  拼音:wǔ jìn shì
明、清时武学的制度。武举经过会试、殿试录取的,称为「武进士」。《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驰怒马,登武进士第。」
《國語辭典》:毗陵  拼音:pí líng
县名。汉置,晋改为晋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
《国语辞典》:梁武帝  拼音:liáng wǔ dì
帝号。(西元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与南齐同族,仕齐,曾任雍州刺史。后乘齐乱,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学能文,勤政爱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后于侯景之乱时饿死,卒谥武,庙号高祖。著有《孝经义》、《中庸讲疏》、《涅盘》、《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等书,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国语辞典》:阳湖派(阳湖派)  拼音:yáng hú pài
清代阳湖恽敬、武进张惠言提倡的文派。长于才思,主张骈散互用,为桐城文派的别支。
《国语辞典》:恽敬(恽敬)  拼音:yùn jìng
人名。(西元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清江苏武进人。为人负气,矜尚名节,所至以振兴文学为务。治古文得力于韩非、李斯,近法家言,叙事似班固、陈寿,世称阳湖派,著有《大云山房文集》。
《国语辞典》:吴敬恒(吴敬恒)  拼音:wú jìng héng
人名。(西元1865~1953)原名朓,字稚晖,清江苏武进人。辛卯年举人,擅长书法,为近代大思想家。早岁入同盟会,致力革命,创办苏报,鼓吹革命思想。民国后推行国语注音工作,发起留法勤工俭学会。历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国民大会代表、总统府资政。常为国家定大谋、决大计,贡献甚钜,而学术深邃,识见卓越。著有《吴稚晖先生集》。
《漢語大詞典》:高晓声
(1928- )作家。江苏武进人。1950年起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等。
《漢語大詞典》:常州画派(常州畫派)
清 武进 人 恽格 首创,以没骨法写生,一洗时习,海内学者宗之,时号常州画派。
《國語辭典》:盛宣怀(盛宣懷)  拼音:shèng xuān huái
人名。(西元1845~1916)字杏孙,清江苏武进人。清末,辅佐李鸿章创办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汉冶萍煤铁矿等事业。累官至邮传部尚书,宣统三年主张铁路国有,发生四川保路惨案,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民国成立后退居上海,仍经营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