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武力 拼音:wǔ lì
1.兵力。《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
2.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
3.勇力。《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
2.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
3.勇力。《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身长八尺,洛廔髯,少有武力。」
《國語辭典》:威武 拼音:wēi wǔ
1.威势武力。《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下。车师后国传》:「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馀里,扬威武车师旁。」
2.气派、威风。《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红楼梦》第四五回:「见他又穿著新官的服色,倒发的威武了,比先时也胖了。」
2.气派、威风。《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红楼梦》第四五回:「见他又穿著新官的服色,倒发的威武了,比先时也胖了。」
《漢語大詞典》:事力
(1).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
(2).指使用武力。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
(3).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 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 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 。”
(4).能力;力量。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六首》之五:“ 张诚一 无故多年不葬亲母,既非身在远官,又非事力不及,冒宠忘亲,清议所弃。”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虢巨贺兰》:“天下国家不幸而有四郊之警,为人臣者当随其事力,悉心尽忠,以致尺寸之效。” 宋 洪巽 《暘谷漫录》:“吾辈事力单薄,此等筵宴,不宜常举;此等厨娘,不宜常用。”
(5).实力;武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且 金 、 齐 俱来,以吾事力对之,诚为不侔,然 汉 败 王寻 , 晋 破 苻坚 ,特在人心而已。”
(2).指使用武力。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
(3).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 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 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 。”
(4).能力;力量。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六首》之五:“ 张诚一 无故多年不葬亲母,既非身在远官,又非事力不及,冒宠忘亲,清议所弃。” 宋 洪迈 《容斋五笔·虢巨贺兰》:“天下国家不幸而有四郊之警,为人臣者当随其事力,悉心尽忠,以致尺寸之效。” 宋 洪巽 《暘谷漫录》:“吾辈事力单薄,此等筵宴,不宜常举;此等厨娘,不宜常用。”
(5).实力;武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且 金 、 齐 俱来,以吾事力对之,诚为不侔,然 汉 败 王寻 , 晋 破 苻坚 ,特在人心而已。”
《國語辭典》:武德 拼音:wǔ dé
1.用兵所应遵守的准则。《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
2.军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即《孙子兵法。始计》所说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期望军人能「智者不惑、信者不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严者不私」。
3.汉雅舞名。
4.唐高祖的年号。(西元6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