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用武之地(無用武之地)  拼音:wú yòng wǔ zhī dì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或抱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
《漢語大詞典》:武伤(武傷)
以武力伤害。史记·夏本纪:“ 桀 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分類:武力伤害
《國語辭典》:文修武偃  拼音:wén xiū wǔ yǎn
文治已施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升平无事。唐。王起〈鼋晁为梁赋〉:「我皇仁洽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也作「武偃文修」。
《漢語大詞典》:扬威曜武(揚威曜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 魏氏 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亦作“ 扬武耀威 ”、“ 扬威耀武 ”。《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臣已有退 诸葛亮 之计。不用 魏 军扬武耀威, 蜀 兵自然走矣。”《西游记》第八八回:“弟兄三个即展神通,都在那半空中,一齐扬威耀武。” 萧殷 《桃子又熟了……》四:“这个人穿着 美 式军服,扬威耀武地吼叫着。”
《國語辭典》:耀武扬威(耀武揚威)  拼音:yào wǔ yáng wēi
炫耀武力,誇示威风。形容得意誇张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回:「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公孙黑得意,越发耀武扬威。」也作「扬威耀武」。
《國語辭典》:先声后实(先聲後實)  拼音:xiān shēng hòu shí
作战时先以声势压倒敌人,然后再以实力交战。《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上之谓也。」《周书。卷三五。崔猷传》:「夫兵者,务在先声后实,故能百战百胜,以弱为彊也。」也作「后实先声」。
《国语辞典》:迫良为娼(迫良为娼)  拼音:pò liáng wéi chāng
以金钱或武力胁迫良家妇女卖淫。也作「逼良为娼」。
《国语辞典》:马挣力战(马挣力战)  拼音:mǎ zhēng lì zhàn
以武力夺取。《西游记》第三○回:「我父王不是马挣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
分类:武力夺取
《国语辞典》:和平主义(和平主义)  拼音:hé píng zhǔ yì
主张一切争端以仲裁解决,反对一切战争与武力冲突的思想。
《国语辞典》:军事战略(军事战略)  拼音:jūn shì zhàn lüè
为建立武力,藉以创造与运用有利状况,以支持国家战略的艺术。使在争取军事目标时,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与最有利的效果。
《国语辞典》:举武扬威(举武扬威)  拼音:jǔ wǔ yáng wēi
列出武力,显现威风。威风凛凛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
《国语辞典》:极权政治(极权政治)  拼音:jí quán zhèng zhì
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掌握,并以独占经济、传播、武力、意识型态等手段,全面控制人民的统治方式,是二十世纪新兴的政治型态。也称为「独裁政治」。
《国语辞典》:不抵抗主义(不抵抗主义)  拼音:bù dǐ kàng zhǔ yì
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侵略行为,主张不用武力抵抗,而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也称为「无抵抗主义」。
《国语辞典》:国家生命力(国家生命力)  拼音:guó jiā shēng mìng lì
由教育、经济、武力三者结合而成的力量,其生命力高低可表现国家的强弱。
《国语辞典》:斗智不斗力(斗智不斗力)  拼音:dòu zhì bù dòu lì
运用计谋、智慧,而不采取武力。语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王笑谢曰:『吾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