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1
分类词汇
6
其它
1
分类词汇
伏戎
武家子
虎威
阻乱
勇夫悍卒
赳赳武夫
《漢語大詞典》:
伏戎
(1).埋伏军队或刺客。
《
易·同人
》
:“九三,伏戎於莽。” 孔颖达 疏:“伏潜兵戎於草莽之中。”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阿绣
》
:“僕谋伺其来,操兵入共击之……女谈笑如常,举手向 刘 曰:‘悉君心事,方将图效绵薄,何竟伏戎?’”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旧唐书·萧道孔纬等传赞
》
:“如木斯蠹,自溃於中。抵巇侮乱,安责伏戎!”
分類:
埋伏
隐伏
军队
伏伺
伺机
刺客
作乱
武人
《漢語大詞典》:
武家子
犹武人。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二回:“那文家子的那管笔的利害,比我们武家子的傢伙还可怕。”参见“ 武人 ”。
分類:
武人
《國語辭典》:
武人
拼音:
wǔ rén
1.服军职的人。《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唐。
权德舆
送山人归旧隐
诗:「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2.从事武艺的人。
3.武暴的人。《易经。履卦。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国语。晋语六》:「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分類:
武人
将帅
军人
中山
山名
本义
《國語辭典》:
虎威
拼音:
hǔ wēi
形容武将勇猛威风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凶猛。《薛仁贵征辽事略》:「托总管虎威,某当效死。」《文明小史》第六回:「你瞧本府大人,今天头一天接印,就发这们一个虎威。」
分類:
威武
虎身
身上
威吓
气概
武人
骨头
西京
敬称
都门
门名
警夜
署名
二说
《漢語大詞典》:
阻乱(阻亂)
谓武人拥兵或恃险作乱。
《
后汉书·崔寔传
》
:“ 寔 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夏水
》
:“ 晋 永嘉 中, 西蜀 阻乱,割 华容 诸城,为 颖王 都。”
杜甫
《恨别》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清 仇兆鳌 注:“思家忆弟,伤 洛城 阻乱。”
分類:
武人
拥兵
恃险
作乱
《国语辞典》:
勇夫悍卒
拼音:
yǒng fū hàn zú
骁勇凶悍的武人和兵士。《新五代史。卷四九。杂传。王进传》:「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
分类:
骁勇
凶悍
武人
兵士
《國語辭典》:
赳赳武夫
拼音:
jiū jiū wǔ fū
雄壮威武的军人。《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看不出这么一个赳赳武夫,倒是一个旖旎多情的男子!」
分類:
武人
勇武
果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