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此家  拼音:cǐ jiā
这个人。《后汉书。卷一五。王常传》:「后帝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此家疏诞,不中功曹也。」
《骈字类编》:一此
左传见上。晋书礼志见上。
《高级汉语词典》:竟此
就到这里,到此为止
《韵府拾遗 霰韵》:此县(此县)
杨万里诗: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千室亦鸣琴。
《高级汉语词典》:此致  拼音:cǐ zhì
用于书信、报告等末尾,表示亲切祝愿或友好地致意
《骈字类编》:久此
朱子游 画寒以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分韵赋诗得竹字诗 我生虽已后,久此寄赍粥。
《國語辭典》:特此  拼音:tè cǐ
特别在此。为公文、书信、契约用语。如:「特此更正」、「特此證明」。
《韵府拾遗 纸韵》:钟此(钟此)
梅尧臣诗:尝闻都邑有胜意,既不钟人必钟此。
《漢語大詞典》:造此
仓猝,匆忙。《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罪人业报随缘起,造此何人救得伊!” 蒋礼鸿 通释:“‘此’、‘次’同音通用。”参见“ 造次 ”。
分類:仓猝匆忙
《國語辭典》:造次  拼音:zào cì
1.仓卒、紧迫。《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秖更生乱。」
2.卤莽。《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但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碍著是头一日来到,不敢就造次,只好眉梢眼角,做些功夫。」
《漢語大詞典》:此属(此屬)
这班人。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史记·留侯世家:“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漢語大詞典》:此若
犹此,这。礼记·曾子问:“ 子游 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此若,义犹言‘此’……此、若二字连读,若亦此也。”管子·轻重丁:“此若言曷谓也?”墨子·节葬下:“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薄矣。”
《高级汉语词典》:敢此
莫非
《國語辭典》:此岸  拼音:cǐ àn
佛教上指烦恼、轮回的世界。相对于解脱、没有烦恼的涅槃彼岸而言。《维摩诘所说经。卷下。见阿柹佛品第十二》:「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
《骈字类编》:顺此(顺此)
礼记:乐自顺此生。
《韵府拾遗 咸韵》:此凡
昭明太子令旨解二谛义,咨:圣人知凡见世谛,即此凡夫不令荅此凡,即是世谛,圣人亦不见此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