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正觉(正觉)  拼音:zhèng jué
佛陀。《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三:「声闻种性,暖顶已生,容可转成无上正觉。」
分类:正觉佛陀
《分类字锦》:正觉为心(正觉为心)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摩珍在握,遥临七宝之宫;正觉为心,俯辟三乘之路。
分类:
《國語辭典》:成佛  拼音:chéng fó
佛教谓修行者證得圆满觉悟的境界。《阿育王传》卷五:「魔言:『以何因缘,我从忍辱仙人已来乃至成佛,所作恼乱,恒见慈悯而不加害?』」
《國語辭典》:大觉(大覺)  拼音:dà jué
澈底觉悟。《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淮南子。俶真》:「今将有大觉,然后知今此之为大梦也。」
《漢語大詞典》:妙觉(妙覺)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國語辭典》:觉道(覺道)  拼音:jué dào
感觉到。《水浒传》第四回:「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道身体都困倦了。」《西游记》第七三回:「觉道撞的头痛,急伸手摸摸,把顶梁皮都撞软了。」
《國語辭典》:渐悟(漸悟)  拼音:jiàn wù
渐次證悟真理。与顿悟相对。
《漢語大詞典》:佛树(佛樹)
相传 释迦牟尼 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漢語大詞典》:极果(極果)
佛教语。谓无上的正觉、妙果。 隋 智顗 金光明经文句卷七:“菩提极果,积行方尅。”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四:“妙因斯满,极果顿圆。”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论·第一刹土门:“《仁王》称为法性五阴,是为极果。”
《国语辞典》:默照禅(默照禅)  拼音:mò zhào chán
宋代正觉禅师所提倡的禅法。主张静坐默究,净治揩摩,把心中所有的妄缘幻习去掉,使其恢复清白圆明,便能事事无碍。
十劫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佛之正觉也。(参见:十劫)
十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就而为阿弥陀佛,至今已经十劫。无量寿经上曰:「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然言十劫者,不过举其为众生济度而成就四十八愿之时而止,其实为久远之古佛。故弥陀为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十六王子之第九王子,释迦其第十六王子也。于寿量品释迦自显其本地,说为久远实成之古佛,以是可知弥陀佛之本地,亦为久远之古佛,但因欲度众生自本地示现为法藏比丘,建四十八愿,以五劫之思惟与兆载永劫之修行,于十劫之昔,现正觉也。又依真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證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也。又言大通智胜佛坐于道场十劫,不现佛道,是非不现佛道,以众生之机缘未熟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久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久远之昔既开正觉之果之佛体也。依法华经寿量品之意,则始于释迦如来。而文殊观音等大菩萨皆由久成古佛之垂迹也。辅行六曰:「遍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不取正觉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正等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藐三菩提,新译为正等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正等正觉,即真正平等的觉悟的意思。
正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證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佛学常见辞汇】
1。真正的觉悟。2。成佛叫做正觉。